自古以來,中國最不缺的就是盜墓者了,歷史上被盜的墓碑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主要還是因為春秋時期興起的厚葬,導(dǎo)致盜墓的行為才如此盛行,如果就一具尸在那,誰會吃飽了沒事干去盜墓。本期的歷史故事,為你解析。
第一位曹操:盜墓界的祖師爺,當(dāng)時曹操為了解決后勤補給問題,就組建了一個專業(yè)的盜墓機構(gòu)。曹操盜墓很正規(guī),很專業(yè)。他組織了一支專門盜墓的軍隊。頭領(lǐng)叫發(fā)丘中郎將,就是挖土丘的老大;低下干體力活的,叫摸金校尉,就是找錢的人。
第二位黃巢:連入口都找不到的奇葩,黃巢成為中國盜墓史上的狂人,是因為其盜掘的對象都是重量級。一是效法項羽,掘秦始皇陵;二是學(xué)赤眉軍、董卓,掘漢武帝劉徹的茂陵,三是掘武則天與李治的合葬墓乾陵。黃巢盯上了武則天的陵墓,并帶領(lǐng)40萬大軍準(zhǔn)備挖開乾陵,得到里面的陪葬品。然而,幾乎將半座山都挖空了,連墓地的入口都沒找到,不得已而放棄,乾陵就此躲過一劫。
第三位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而盜墓,伍子胥的哥哥伍尚和父親伍奢都被楚平王殺害。為了給父兄報仇,伍子胥一口氣跑到了吳國,其才華深得吳王闔閭的賞識,并成為朝廷重臣。時機成熟后,伍子胥與孫武一起帶兵攻入楚國的都城,第一件事就是將楚平王的墓地挖開,不是為了里面的陪葬品,而是報仇雪恨。介于此,伍子胥也被稱之為盜墓者的一員。
第四位溫韜:唐皇陵的克星,五代時梁國人。五代十國時期曾出任耀州節(jié)度使(相當(dāng)于今天陜西省軍區(qū)司令員)一職,時任七年,期間利用職務(wù)之便,瘋狂作案,關(guān)中地區(qū)大小唐皇墓陵無一幸免。據(jù)《舊五代史》記載,唐朝的18座帝王陵墓,其中的17座都被溫韜盜挖,堪稱唐皇陵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