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發生時怎么辦?
1、在室內
假如你在臥室
千萬別鉆床底下。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時會在室內形成三角空間,這些地方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包括床沿下,堅固家具下,內墻墻根、墻角等開間小的地方。以前人們認為鉆到床底下最安全,但床底下能躲不能逃,并非最佳的躲藏之處。
躲開頭上懸掛物。要選擇上面沒有懸掛物、附近沒有電源插頭的地方躲避,以防懸掛物落下被砸傷及電源線著火。
不進衣柜躲藏。唐山大地震時,有人鉆進衣柜躲藏,幾天后被救援隊發現時,人是完好的,但因窒息死亡了。
假如你在客廳
把客廳當成轉移地帶。客廳寬敞明亮,可以作為地震中的安全轉移地帶。很多人習慣將逃生用具鎖在柜子里,一旦用時卻發揮不了作用。逃生用具應放在客廳明顯處,方便各個房間的人使用。
假如你在衛生間
此處最安全。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恰好在衛生間,那么你的生存幾率要大很多。地震時,尺度越小的房間越安全。衛生間的墻多是承重墻,房頂墜落物少,相對更安全。
水源很重要。守著水源是衛生間的一大優勢,唐山大地震中,有人靠水維持了很長時間。
莫要扎堆。都知道衛生間最安全,但地震發生時,切莫全家人都一起躲進衛生間,分散躲藏可以增加生存幾率。因為,地震時哪里最安全并不確定,只是相對安全,人員分散躲藏意味著總有人在外面,以在震后及時展開救援。
2、在高樓里
遠離高層樓的窗戶。發生地震時,高層樓面向馬路的那面墻很不穩定,高層樓的窗戶更要遠離。現在的樓一般都是框架式結構,磚起到的作用是隔風隔雨,但不承重。地震時,常常是框架在,墻沒了,如果人躲在窗戶下,很容易被甩出去。
千萬不能坐電梯。地震發生時,千萬不能搭乘電梯。一旦斷電,人會被困在電梯里出不來。若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可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電梯一旦停下,迅速離開。
往哪兒跑要看情況。地震發生后,一定要往樓下跑嗎?答案是不一定。尤其是對身處高樓層的人而言,原則是就近——離地面近就往地面跑,離樓頂近就往樓頂跑,總之,“見天見地”都能夠和外界接觸,相對更安全。
確認是逃生通道還是過火通道。逃生時,一定要走逃生通道。現在的高樓在設計時,有的設計了專門的過火通道,是用于疏通火情的,千萬要分清楚。
逃生繩使用分人群。有的家庭備有逃生設備,比如速降繩,使用時一定要在一輪地震波結束后的平靜期。另外,使用速降繩的人一定要經過訓練,速降過程中需要腳的借力支撐,否則跟跳樓沒什么區別,只是多了根繩而已。
3、在低層樓房里
磚混樓更容易坍塌。在同等條件下進行比較,磚混結構樓房的主要承重材料磚砌體為脆性材料,抗震性能較差,框架結構稍勝之。地震發生后,住在磚混老樓里面的人應更主動地尋找機會,迅速撤離。
一定要按順序逃離。救援人員在2008年汶川地震現場救援時發現,一些樓內的遇難者倒在過道、樓梯或屋門口附近。這表明地震時人們向外逃,但是還來不及到達安全地點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地震時,群體逃生不要擁擠,一定要按順序逃離,前面的人盡量為后面的人留下逃生時間。
處于低樓層也不能跳樓。住在二層、三層的居民,也不要隨意選擇跳樓逃生,跳樓不僅會造成骨折,還可能被高處墜落的重物砸傷。
4、在公共場所
在影劇院,要沉著冷靜,特別是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如發生火災,要以壓低身體的姿勢避難。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柱子邊或內墻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物品護住頭部,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過后,有秩序地撤離出去。
在教室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等地震過后,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
若體育場正在進行比賽,組織方應立即停止比賽,穩定觀眾情緒,防止混亂擁擠,觀眾應有組織地向外疏散。
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被關在電梯中,應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值班人員聯系、求助。
5、在戶外
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時,人們都會有扶靠的心理。身邊的門柱、墻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在1987年日本宮城縣海底地震時,水泥預制板墻、門柱倒塌,造成不少人死傷。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
注意避開高大的建筑物,特別是有玻璃墻的高大建筑物,以及煙囪、水塔、廣告牌、路燈、大吊車、磚瓦堆、水泥預制板墻、油庫、危化品倉庫、立交橋、過街天橋等。
注意避開危舊房屋、狹窄街道等危險之地。
如果正在開車,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像輪胎泄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應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并讓出道路中間部分。應注意收聽廣播,如果附近有交警,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如果正在行駛的公共電車、汽車上,要抓牢扶手并低頭,以免摔倒或碰傷;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發生意外事故。要等車停穩、地震過去之后再下車。司機要關好車窗,不鎖車門,車鑰匙應留在車上,并和同車人一起行動。
在山邊、陡峭傾斜地段,可能會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等次生災害,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在海岸邊,可能有遭遇海嘯的危險。應通過手機、收音機、電視機等了解信息,并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都要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
6、在廢墟中
大地震過后,被埋壓者一定要穩定情緒,等待救援,不要大聲哭喊,不要勉強行動。應設法把雙手從埋壓物中抽出來,尋找身邊的食物和水,維持生命。
被埋壓者要盡量挪開面前、胸前的雜物,清除口鼻附近的塵土,保持呼吸暢通。聞到異味或灰塵太大時,應用濕衣物捂住口鼻。
在廢墟中,要盡量避開身體上方不牢固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可適當搬開身邊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可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不要使用明火。
聽到聲音時,可用石塊敲擊水管、墻壁,也可吹響哨子發出求救信號。
被埋壓者要注意保存體力,在其他求救方式都不奏效的情況下,再選擇呼喊求救。
被救出后,應按照醫生的要求,注意保護眼睛,因為長時間處在黑暗中的眼睛不能受強光刺激。獲救者進水進食不宜太多,要遵醫囑,以免腸胃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