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學堂有:私塾、書院、國子監等教育機構。私塾是中國古代社會一種開設于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書院是中國古代教育機構,最早出現在唐玄宗時期,東都洛陽紫微城的麗正書院;國子監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明、清時稱成賢街)15號,與孔廟相鄰。
私塾是私學的一種,清代地方儒學有名無實,青少年真正讀書受教育的場所,除義學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辦的學塾里。著名的書院有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陽書院。湖南衡陽石鼓山的石鼓書院、江西上饒的鵝湖書院,粵秀書院是康熙四十九年清廷御批的官辦學院,為清代四大書院之首。
國子監是中國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太學)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機構,是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學府校址,整體建筑坐北朝南,為三進院落,占地面積超過270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集賢門、太學門、琉璃牌坊、辟雍殿、彝倫堂、敬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