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燈機常用的規(guī)格50mm×50mm。
幻燈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像原理,將圖片等投影于銀幕上的光學放大設備。由光源、聚光鏡、放映鏡頭等部件組成。按光路結(jié)構(gòu)分為直射式(用于放映透明幻燈片)和反射式(用于放映不透明的書刊、圖片等)。
1654年,德國的猶太籍人基夏爾首次記述了幻燈機的發(fā)明,最初幻燈機的外殼是用鐵皮敲成一個方箱,頂部有一類似于煙筒的排氣筒,正前方裝有一個圓筒,圓筒中用一塊可滑動的凸透鏡,形成一個簡單的鏡頭,鏡頭和鐵皮箱之間有一塊可調(diào)節(jié)焦距的面板,箱內(nèi)裝有光源,最初的光源是燭光。使用時,把幻燈機置于一個黑房內(nèi),將幻燈片插入凸透鏡后面的槽中,點燃蠟燭,光源通過反光鏡反射匯聚,通過透明畫片和鏡頭,形成一根光柱映在墻幕上。最早的幻燈片是玻璃制成的,靠人工繪畫。在19世紀中葉,美國發(fā)明了賽璐珞膠卷后,幻燈片即開始使用照相移片法生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