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述異記》最早記載的南海中有盤古國,桂林有盤古祠的歷史,闡明盤古神話源于華南一珠江流域的盤古國,三國時傳于吳楚間。東晉道教理論家、煉丹術家葛洪聞交趾出丹砂而求為廣西勾漏令,后止于廣東的羅浮山修道、煉丹、著書。
2、《枕中記.眾仙記》中首先把盤古列入道教神譜,奉稱盤古真人,尊為開天辟地元始天王,又稱三皇、五帝皆其后裔,便把原秦漢文獻所載北方遠古神話無開天辟地之神給予填補,加以整合使之銜接,將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統化、理論化,從而構建了中華大地天帝尊神的世系,盤古神話也就隨著道教漸漸在北方流傳開來。
3、而中原一帶有關盤古神話故事表現為再生性和變異性的特征,充滿濃厚的道教文化色彩,也正是導源于珠江流域原生型的盤古神話加以整合使之道教化的混融性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