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日常交流時使用與我們現(xiàn)在的口語相近的語言,只是寫文章時才用那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以示很有學(xué)問,區(qū)別于普通的、沒讀過書的老百姓。
文言: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漢語為規(guī)范的漢語書面語
文言文:用文言寫的文章
所以很明顯,文言是別于白話的古漢語書面語。這里強調(diào)的是書面語,只用于寫作,不用于口語交流。 古人的口語(白話)另成系統(tǒng),與文言不盡相同,倒和我們今天所通行的口語有相似之處。 例如《孔雀東南飛》是南北朝廣泛傳頌的民歌,因此其中的語言也就和當(dāng)時的口語極為接近,請看第一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句比較淺顯,雖和今天的口語雖有差異,但不大。這就能反映出但是口語的特點。 另外,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之外,其它三部都是在民間故事或說書藝人說書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的,其語言特點也帶有一定的口語性質(zhì),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半文半白”。 五四之后直接用口語進行創(chuàng)作,其書面語與口語是基本保持一致,所以我們可以從今天,或者是解放前的書面語去判斷我國近現(xiàn)代的口語和我們今天的口語是相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