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滿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小滿的來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
小滿的“滿”釋義有兩種。其一為形容莊家作物的飽滿程度,其二為形容雨水盈缺的情況。
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
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
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在小滿這天,南方地區一般會降雨多、雨量大。如果此時北方冷空氣可以深入到我國較南的地區,南方暖濕氣流也強盛的話,那么就很容易在華南一帶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滿節氣的后期往往是這些地區防汛的緊張階段。
長江中下游地區來說,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意味著到了黃梅時節,降水可能就會偏少。如果不滿,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
小滿是什么意思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
在小滿節氣到芒種節氣期間,全國各地都漸次進入夏季,南北溫差進一步縮小,降水進一步增多。南方地區通常溫度在22-32°C之間,而且往往降雨多、雨量大。而在北方大多地區,氣溫也在20-30°C之間,氣候較為舒適。
小滿以后,溫度會一天天走高,南北方的溫度差異越來越小,我國部分地區開始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夏天的味道也越來越濃。
小滿三候
一候苦菜秀
小滿時麥子將熟,但仍青黃不接,過去在這個時候百姓們往往以野菜充饑
二候靡草死
靡草是一種喜陰的植物。小滿節氣,各地開始步入夏天,靡草死也標志著小滿節氣時陽氣日盛
三候麥秋至
第三候原為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麥秋至。雖然時間還是夏季,但對麥子來說,卻到了成熟的“秋”
小滿的習俗
一、祭車神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里二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人田中,有祝福水硯涌旺的意思。
二、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是嬌養的“寵物”,很難養活。氣沮、濕度,桑葉的冷、熟、干、濕等均影響蠶的生存。由于蠶難養,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怒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
三、吃苦菜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詩經》:采苦采苦,首陽之下。據說當年王寶釧為了活命曾在寒窯吃了18年苦菜。舊社會農民每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要靠苦苦菜充饑。苦苦菜,帶苦嘗,雖逆口,勝空腸。苦苦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堿、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