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為是卸豬、豬圈、趕豬、宰殺 四部組成,詳細如下:
1、卸豬:設(shè)置高低不等的卸豬臺,坡度要小于等于20度,讓豬緩慢從車上走下,避免摔傷。過去的卸豬臺都是同一尺寸,豬就要從車上跳到卸豬臺上,不免會有損傷。
2、豬圈:應保證圈舍四周有不透明的圍墻,避免生豬看到豬圈外的宰割場景而產(chǎn)生恐慌。
3、趕豬:將單通道改成雙通道,盡量減少拐彎,而且趕豬要用塑料趕豬拍。雙通道趕豬,是為了讓豬看到還有同伴在,不會感到恐慌。以前趕豬都是低壓電擊棒,一接觸電流,豬會發(fā)出叫聲,也表現(xiàn)出了恐慌。現(xiàn)在改為塑料趕豬拍后,溫柔地“哄著”它們往前走。
4、宰殺:電擊昏豬后,要在15秒內(nèi)刺殺放血。以前是30秒內(nèi)刺殺放血,因為時間長,被擊昏的豬又會蘇醒,等有了知覺后再刺殺豬,場面有點血腥,所以時間縮短了15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