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24節氣第幾個節氣 霜降節氣是秋天還是冬天
霜降是24節氣中的第幾個節氣:18個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每年的公歷10月23日或24日為霜降節氣。隨著霜降的到來,不耐寒的作物已經收獲或者即將停止生長,草木開始落黃,呈現出一派深秋景象。
霜降節氣怎么計算
霜降日期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后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3.438,20世紀C=24.218。
舉例說明:2088年霜降日期=[88×0.2422+23.438]-[88/4]=44-22=22,10月22日霜降。
例外情況:2089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霜降節氣是秋天還是冬天:秋天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個節氣,進入霜降,也就意味著,秋天即將結束,冬天就要來臨了。說明霜降時節依然處在秋天。
霜降的霜是地面的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氣寒冷,大地將產生初霜的現象。霜降節氣中,樹葉開始枯黃,被秋風吹到地面上,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進入冬眠狀態中。
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即使耐寒的蔥,也不能再長了,因為“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在南方,卻是“三秋”大忙季節,單季雜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
“滿地秸稈拔個盡,來年少生蟲和病”。收獲以后的莊稼地,都要及時把秸稈、根茬收回來,因為那里潛藏著許多越冬蟲卵和病菌。華北地區大白菜即將收獲,要加強后期管理。霜降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干季,要高度重視護林防火工作。
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霜降之時,在五行中屬土,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系上,此時與長夏同屬土,所以應以淡補為原則,并且要補血氣以養胃。飲食進補當依據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
霜降過后就進入冬天了嗎
霜降過后就是立冬節氣。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立冬節氣,高空西風急流在亞洲南部地區已完全建立。此時高空西風南支波動的強弱和東移,對江淮地區降水天氣影響很大。當亞洲區域成緯向環流,西風南支波動偏強時,會出現大范圍陰雨天氣。此外,緯向環流結束和經向環流也會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溫。
立冬前后,中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中國北方地區大地封凍,農林作物進入越冬期。中國江淮地區的“三秋”已接近尾聲,中國江南則需搶種晚茬冬麥,趕緊移栽油菜,中國南部則是種麥的最佳時期。另外,立冬后空氣一般漸趨干燥,土壤含水較少,中國此時開始注重林區的防火工作。
在霜降時氣候有什么變化
霜降節氣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涼爽的秋風已吹到花城廣州。東北北部、內蒙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我國北方到了霜降前后,夜里散熱很快,溫度會降到0攝氏度以下,出現雪霜。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于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漢至1645年使用的“平氣法節氣”反映的是黃河流域的氣候特征。古代平氣法節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咸俯。豺狼開始捕獲獵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