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有什么講究 秋分節氣當天行事忌宜
秋分需要做的事:
1、秋分立秋社
古人立社,原本是為了春天祈禱農事順利舉行的祭祀,后來倡導“春祈秋報”的做法,于是在秋分節氣之際又設立秋社,如同拔楔最初只有上巳節(三月三日)的春楔,如蘭亭曲水流筋等,后來春秋兩季的佳日,都借以舉行游戲活動,于是又有了秋楔。大概民間認為春季農事即將開始,祭祀可以祈禱農事順利,而秋季耕作結束,便應以舉行祭賽來表達感恩之情。
2、秋分食新
秋收時,農家割新稻,一般稱之為開稻門,凡是初次所做的新米飯,都要先祭獻過祖宗和土地之神,然后招集家人,共同食用,稱之為食新或者獻新。考究的人,還會選擇吉日,焚香設酒以祭獻。有些地區的少數民族也是這樣。四川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東部的少數民族嘗新多在六月二十四日,以蕎麥成熟作為嘗新之日;而冕寧、越雟一帶,則在七月十五,以稻米成熟之期為嘗新。遇到閏月,應提前一個月。嘗新之日,采收新蕎麥或者新米制成米飯,另用當年的母雞一只,富裕人家還要宰羊,祭獻在祖靈之前,以示珍視米谷,報答恩德,絕不忘本。
3、秋分走社
農家以土地為其唯一的資源。沒有土地.就沒有農業,而且人口稀疏,住所固定,環聚一處,守望相助,彼此之間的感情極其深厚。鄉鄰之間的關系異常親密,有時因為農事上的關系,如耕地整理,病蟲害的驅除與預防等,都不得不互幫互助,協力完成。
4、秋分投壺
投壺是古代秋分節氣期間賓主宴飲時盛行的游戲。方法是:設一壺,使賓主依次向壺內投矢,勝者倒酒給敗者喝,大致與鄉射相同。所不同的是,投壺用手擲,不是以弓射。投擲的是標而不是箭,命中的是壺而不是靶。
秋分忌諱:
1、華北平原忌刮東風
秋分時節,在華北平原最忌諱刮東風,有讀語云:“秋分東風來年旱。”若秋分時節刮起了東風,那么第二年會發生干旱,影響農作物生長發育。
2、秋分忌諱電閃雷鳴
秋分之日民間忌諱電閃雷鳴。有謗語云:“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據說秋分之日要是遇到電閃雷鳴,那么就會影響到秋天莊稼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農作物減產,稻米的價格就會飛漲,因此要提前做好預防自然災害的準備工作。
3、江淮、廣西忌不下雨
秋分之日,江淮地區的人們最希望能下雨,倘若天晴將會發生旱情,有民謠“秋分天晴必久旱”。在廣西一帶也有秋分祈盼下雨的習慣,民間有一句諺語說的是:“秋分夜冷天氣旱。”顯然是說秋分之日夜里寒冷,將會發生旱情,危害農作物生長發育。
4、秋分忌房事
秋季是一年中收斂的季節,氣候雖然比較溫和,然而夏季的種種病因,往往到了秋涼時表現得更加嚴重。有陳年疾病或者身體虛弱的,尤其容易復發,或者感到疲勞。故而在秋分之日,一定要好好休養,禁戒房事及劇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