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炒臘肉:以黃豆或蔥頭煎炒。
2、臘血豆腐:土家人人殺年豬以豬膛血、豆腐、肉丁及多種佐料拌和熏制而成,切片炒吃。
3、燉臘豬蹄:用炒罐燉臘豬蹄,為席上一珍。
4、荷渣:以黃豆磨漿,拌南瓜葉或韭菜等葉菜文火燉煮。
5、石耳燉雞:取整雞(鴨)與石耳清燉。石耳,產于張家界大峰林絕壁,古為土司貢品。
6、臘豆腐:年前半月磨豆腐,煙火熏臘,切片切絲與豬羊牛雞下水清燉或干煎。
7、泥鰍鉆豆腐:將泥鰍置于清水中餓漂三天,使其空腹,再放入凝固豬油中讓其飽吃,然后將豆腐泥鰍入 鍋,慢慢升溫,泥鰍必紛紛鉆入豆腐,燜至炸肚再添佐料。
8、蒿子打糍粑:取野白蒿加工如絨,和糯米蒸熟再用木槌反復捶打做成圓粑烤吃。
9、苞谷白糖:用苞谷熬成稠狀白糖,再反復拉扯成品,置炒米中存放。吃時以木棰敲脆,綿軟香甜。
10、炒米:將糯米通過蒸、曬成陰米,再置沙中炒成爆米花,以此沖菜,上置苞谷白糖,為土家族著名待客之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