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蟲草燉雪雞:藏北的巴青、比如、聶榮等縣,盛產蟲草和雪雞,把蟲草、雪雞放在一起,再加少許黃芪燉起來,湯鮮肉美,為“藏北三珍”之一。
2、酥油:酥油是每個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酥油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來的,制作時先將奶汁加熱,然后倒入一種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用力上下抽打,來回數百次,攪得油水分離,上面浮起一層湖黃色的脂肪質,把它舀起來,灌進皮口袋,冷卻后便成了酥油。酥油有多種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在糌粑里調和著吃。
3、吧啦餅:吧啦餅又稱吧啦藏餅,為西藏風味的酥油糕點。制作時先將糖、水和碳酸氫銨放入和面機內攪拌,再放入熟豬油、桂花和桃仁繼續攪拌,呈均勻液狀,最后放入面粉調成面團,再經頂劑、成型、烤制而成。
4、白腸:將大米煮熟,與羊血、羊油、羊肉絲加調料拌勻,裝入洗凈的綿羊腸內,扎緊兩端,煮熟即可。食時切成短節或切片,煎后而食。
5、風干肉:風干肉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種常見于西藏和內蒙古西北地區的食品。每年年底,當氣溫在零度以下時,藏民們和草原上的牧民們會將牛羊肉割成小條,掛在陰涼處,讓其自然風干,到來年二、三月份便可食用。經過風干之后,肉質松脆,口味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