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的歷史
魏國的歷史
魏國,是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屬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前344年稱王、至前225年為秦國所滅,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領土約包括現時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陜西、河北的部分地區。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魏國始都安邑,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此后魏國亦稱梁國。戰國250余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但在以后的戰爭中,魏國"東敗于齊,西喪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開始衰落。傳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為秦國所滅。
導讀魏國,是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屬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前344年稱王、至前225年為秦國所滅,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領土約包括現時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陜西、河北的部分地區。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魏國始都安邑,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此后魏國亦稱梁國。戰國250余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但在以后的戰爭中,魏國"東敗于齊,西喪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開始衰落。傳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為秦國所滅。

魏國,是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屬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前344年稱王、至前225年為秦國所滅,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領土約包括現時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陜西、河北的部分地區。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魏國始都安邑,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此后魏國亦稱梁國。
戰國250余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但在以后的戰爭中,魏國"東敗于齊,西喪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開始衰落。傳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為秦國所滅。
魏國的歷史
魏國,是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屬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前344年稱王、至前225年為秦國所滅,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領土約包括現時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陜西、河北的部分地區。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魏國始都安邑,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此后魏國亦稱梁國。戰國250余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但在以后的戰爭中,魏國"東敗于齊,西喪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開始衰落。傳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為秦國所滅。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