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形態指社會經濟與物質基礎和上層建筑與社會活動這二者同時構成的社會模式。社會形態是一定生產力基礎上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體,是社會經濟結構來、政治結構、文化結構的統一體;包括經濟形態、政治形態、意識形態。社會形態范疇是馬克思主義源哲學所特有的范疇。
歷史唯物主義用以標志社會歷史的具體存在形式的范疇。指同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體。
社會形態是具體的歷史的。每一社會形態都有其具體的特知殊的本質,是特定的經濟基礎和與之相適應的特定的上層建筑的統一,即人類社會發展的特定階段。原始公社制度、奴隸制度、封建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制度,是由不同質的經濟基礎所規定的不同性質的社會形態。道資產階級社會學和歷史學所說的一般社會或社會一般是不存在的。
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社會形態的理論,從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統一的觀點出發,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進行具體的歷史的分析,揭示其內在結構和特殊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