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把富貴人家的女孩稱為“侯門千金”,今人泛稱女孩叫“千金小姐”。
女孩何以稱“千金”?這得從我國的古代貨幣單位說起。兩千年前的秦朝以一鎰為一金(“鎰”是古代重要單位,一鎰為二十兩或二十四兩),漢朝以一斤金子為一金。秦漢時金多指黃銅,“千金”實為“銅千金”。后人借“千金”以言貴重,如“一字值千金”、“一言千金”、“一笑千金”“一刻千金”、“一諾千金”、“一物千金”等均是此義。在社會交往中,漸漸地,人們也就將未婚女孩專稱為“千金小姐”了。
“千金”的來歷
南朝梁司徒謝肋幼聰慧,特受父親謝莊喜愛,常把他帶在身邊。他也非常爭氣,10歲時便能寫出很不錯的文章。后隨父親游土山,受命作游記,援筆便成,文不加點。宰相王景文對謝莊夸他:“賢子足稱神童,復(fù)為后來特達。”謝莊也手扶兒子的背說:“真是我家千金啊。”
“千金”一詞,由來已久,但用來指人,這還是第一次。從謝肋被稱為“干金”開始,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都用這兩字比喻出類拔萃的少年男子。把少女稱做千金或千金小姐,則是元明以后的事。況且,其基本含義也與當(dāng)年謝莊夸贊謝肚時大致相同。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逃離楚國,投奔吳國。途中他饑?yán)Ы患樱娨晃讳郊喒媚镏窨鹄镉酗垼谑巧锨扒笃颉9媚镱D生惻隱之心,慨然相贈。伍子胥飽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對方為他的行為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觸為禮教和輿論所不容。她隨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見狀,傷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書:“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后,千金報德!”
后來,伍子胥在吳國當(dāng)了國相,吳王調(diào)遣勁旅攻入楚國。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其尸鞭之三百”。伍子胥報了大仇之后,又想到要報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當(dāng)時跳水的地方。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來。
用“千金”來比喻女子,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元代曲作家張國賓所寫的雜劇《薛仁貴榮歸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穩(wěn)便。”明、清以后的話本小說中稱女孩子為“千金”的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