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龍的原形是什么嗎?龍的原形的傳說是什么?龍有什么傳說故事?下面介紹龍的原形傳說故事。
由于龍具有許多動物的特征,既有足,又有爪;既有角,又有鱗;既有鬣,又有須,不少人僅依據某月一特征論述其起源,所以產生了眾多的關于龍的原形的說法。其較有代表性的幾種說法介紹如下:
一. 龍的原形為蛇說
著名學者聞一多在本世紀40年代便探討了龍的原形,他認為,龍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態是蛇。他說:"所謂龍者,只是一種大蛇,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龍",后來有一個以這種大蛇為圖騰的團族,兼并了、吸收了許多別的形形色色的圖騰團族,大蛇這才接受了獸類的腳,馬的頭,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于是便成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龍了。
孫作云也研究過龍,他與聞一多的觀點略有不同,他認為龍是蛇的神秘化。他說:"在中國原始社會,在中原地區,有以水中動物或兩棲動物作圖騰的幾個近親氏族。他們結成一個聯盟,其中最主工的是以蛇為圖騰的氏族。蛇加以神秘化,變成圖騰神物,就在龍。因此,蛇氏族也就是龍氏族"。
劉敦愿也認為龍最初的形象是蛇,但與上述學者所說略有差異。他說:"龍在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神物,傳說的起源既早,流傳也很廣遠,內容十分復雜。但歷史地考察起來,不過是一種對于爬行動物的原始宗教崇拜的延續和發展而已,最初的形象是蛇,所代表的自然力量是土地。"并認為,"有角的龍就是蛇,以角來表示其神異性,甲骨文金文所見的龍字都有是如此。"
臺灣學者袁德星亦主張龍的真相是蛇。他在1978年所寫的論文中指出:"宗教上文化中的蛇便是龍。""蛇晉級為龍,完全是文化行為所造成的。"
二. 龍的原形為鱷魚說
據資料所知,最早提出龍的原形為鱷魚的是中國古史專家衛聚賢。他在1934年出版的著作中便說"龍即鱷魚"。
一些外國學者也認為是鱷魚。如L.霍多斯認為:"龍是一種神話的東西,有時候像鱷魚。"E.利奇則引用一位專家的話:"龍是一種像蝎子或蜥蜴形態的魚類。"
80年代后,主張龍的原形為鱷魚說者越來越多。王明達在1981年說:"龍形象的基調是鱷。"
周本雄于1981年研究揚子鱷之時談到龍與揚子鱷的關系,他認為揚子鱷除沒有角之外,面容酷似龍,可能就是龍形象的取材。
王大有認為龍不是起源于蛇,而是起源于鱷,他認為:"中國最原始的龍,是灣鱷、揚子鱷………..見于甲金文的象形字,"龍"、"蛇"各有明確的不同形象,悉知龍、蛇原本是不同的動物,因此才有不同的象形圖文。"
旅居加拿大的古史學者許進雄亦認為龍的原形與鱷魚關系密切,他說:"龍的特征,臉部粗糙不平,嘴窄而扁長,且有利齒,是鱷魚之外,他種動物所無的異征。揚子鱷每在雷雨之前出現,有秋天隱匿,春天復醒的冬眠習慣。古人每見揚子鱷與雷雨同時出現,雨下自空中,因此想象它能飛翔。中國#萬年歷www.wannianli8.com
三. 龍的原形的其他說法
除了上述兩種影響較大的說法之外,還有如下幾種意見。
其一,龍的主干的基本形態是蛇、蜥蜴和馬說。主此說者為劉城淮,他說:龍的一些主要特征,除與蛇類近似外,同是壞蛋蜥蜴類近似,甚至可以說,與蜥蜴類更為近似。龍的長軀體、有鱗甲、卵生、冬眠、生活于水、隱伏于穴等,固然近似于蛇類,但也近似于蜥蜴類。并且,蜥蜴類有四肢,皆具鉤爪,龍亦然,蛇類卻沒有。比起蛇類與龍來,蜥蜴類與龍尤其相像。此外,他還認為,除了"蛇類和蜥蜴類之外,龍還有一個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態,那便是馬類"。若探本求源,馬類中的河馬更有可能是"龍的最早的模特之一"。
其二,龍為閃電說。在朱天順看來,龍源于閃電。他說:"幻想龍這一動物神的契機或起點,可能不是因為古人看到了與龍相類似的動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閃電的現象引起的。因為,如果支閃電作為基礎來把它幻想成一種動物的話,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條細長的,有四個腳的動物。"
其三,龍為支說。何新認為:"云,以及云和雨的功能性關系,就是產生龍的意象的基礎。""最初的龍形不過是抽象的旋卷狀的云紋。而后來逐漸趨于具體化、生物化,并且展開而接近于現實生物界中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的形象。
其四,龍為虹說。胡昌健認為:"龍的原形來自春天的自然景觀―――蟄雷電的勾曲之狀、蠢動的冬蟲、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現的雨后彩虹。其中虹是龍的最直接原型,因為虹有美麗、具體的可視化形象化。"
其五,龍為樹神說。尹榮方認為:"龍是樹神,是植物之神。龍的原形是四季表的"松"、"柏"一類喬木。""松、龍不僅在外部形象上驚人地相似,而且龍的其它屬性,與松也同樣地相似。"
其六,龍首源于豬首說。孫守道認為龍起源于原始社會,"龍首形象最初來源之一當與豬首有關",并認為"龍的起源與誕生,當與原始農業密切相關。"
通過以上的詳細介紹,相信你對龍的原形的傳說故事有了更深入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