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三九天嗎 小寒是三九第一天嗎
小寒的部分時間在三九內,但小寒并不是三九天的第一天。三九天具體計算方法是,以冬至逢壬日為起點,每“九天”算一“九”,第一個九天叫做"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依此類推,一年中最冷的時段便在"三九、四九天"。
所謂“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中當最寒冷的時段是"三九天"到“四九天”這時傳。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逢壬日(干支紀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此時寒氣已盡,天氣就暖和了。又有“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之說,“九九”之后“春深日暖”,春耕時節到了。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并非全國各地都如此。冬至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歷12月21——23日,按冬至逢壬日為起點推“九九”八十一天,即是在公歷3月下旬(春分前后)便“九盡桃花開”、“春深日暖”,與之相對應的只是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春分前后我國很多地方仍陰寒未盡。
數九寒天方法歷史悠久,在我國民間口口相傳,有歷史、乏記載,至于起源何時,沒有確切的資料。不過,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中就寫道:“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陰陽的消長,陽長陰消就象征暖來寒去。在傳統文化中,九為極數,乃最大、最多、最長久的概念。九個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過”之數。九,為“至陽”之數,也稱老陽,九又是至大之數,“至陽之數”的積累意味著陰氣的日益消減,累至九次已到了頭,意味著寒去暖來,“春已深矣”了。
2022小寒氣候情況:
中國隆冬最冷的地區是黑龍江北部,最低氣溫在可達零下40℃左右,天寒地凍,滴水成冰。
小寒時北京的平均氣溫一般在-5℃上下,極端最低溫度在-15℃以下;東北北部地區,這時的平均氣溫在-30℃左右,極端最低氣溫可低達-50℃以下,午后最高氣溫平均也不過-20℃。黑龍江、內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區及藏北高原,平均氣溫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區平均氣溫在-10℃上下。到秦嶺、淮河一線平均氣溫則在0℃左右,此線以南已經沒有季節性的凍土,冬作物也沒有明顯的越冬期。這時的江南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在5℃上下,雖然田野里仍是充滿生機,但亦時有冷空氣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中國南方地區冬暖顯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凍,最低氣溫在零下10℃左右。而華南北部最低氣溫卻很少低于零下5℃,華南南部0℃以下的低溫更不多見。
華南冬季最低氣溫不低,有利于生產,也適宜發展多種經營。“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的柑桔,生長一般要求最低氣溫不低于零下5℃、年溫高于15℃,華南內絕大多數地區都能滿足,副熱帶植物也幾乎應有盡有。只所以如此,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應當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低海拔河谷地帶,則是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氣溫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現0℃以下的低溫。加之逆溫效應十分顯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能夠良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