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的時候,人們根據(jù)在這個時節(jié)動物的反應以及大自然的規(guī)劃,將它劃分成三個等分,每一個等份都對應著不同的情況,讓人們可以更加了解大寒在逐步的發(fā)生變化,讓人們可以根據(jù)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對策,也是一種智慧的體現(xiàn)。
大寒一候內容及含義解釋
《逸周書·時訓解》稱:“大寒之日,雞始乳。又五日,鷙鳥厲疾。又五日,澤腹堅。”"雞乳"的意思是雞開始哺育后代了。母雞下蛋需要一定的陽光,母雞卵巢需要光照紫外線的刺激,而且光照比較少的話,產(chǎn)蛋所需的維生素D等礦物質元素也會少。在大寒節(jié)氣之前,光照比較少,所以極少下蛋。大寒節(jié)氣開始,光照增加,母雞就可以下蛋繁衍了。這個就是大寒時候的剛開始,是陽光的增加。
大寒二候征鳥厲疾
大寒的不同階段是不同的鳥類來表達自然的變化和特征,"征鳥"的另一個名字是"鷹隼",是一種比較兇猛的鳥。這種鳥可以叼著一小截樹枝,歷盡艱辛穿越太平洋。它的之所以要叼著樹枝,是因為中途累了可以把樹枝丟在海上然后立在上面休息,餓了可以直接捕捉魚來吃,最終得以成功穿越太平洋。因為大寒的天氣漸漸的變得寒冷,所以需要勇猛的鳥才能戰(zhàn)勝,大寒時節(jié)天氣更加寒冷,他要強悍搶奪更多食物抵御寒冷。
大寒三候水澤腹堅
這個時候已經(jīng)是大寒最寒冷的時候,很多的河流和湖水已經(jīng)開始結冰,"水澤"指的的是湖水,"腹"指的是湖水中央"堅"是堅固的意思。到了大寒時節(jié),湖面上的冰會結到湖中央,整個冰面變得非常堅固。所以這個時候基本上不會再用鳥類來比喻,因為天氣,會減少動物的活動和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