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鄉子·宿州上元》2《古蟾宮·元宵》3《青玉案·元夕》4《正月十五夜燈》5《佳人醉》(元宵上太守)6《踏莎行》7《高陽臺》(閏元宵)8《南鄉子》(塘門元宵)9《永遇樂·落日熔金》10《眼兒媚》(王漕赴介庵賞梅)11《滿庭芳》12《憶秦娥》(元夕)13《柳梢青》(己未元夕)14《上元竹枝詞》15《生查子·元夕》16《元宵》17《正月十五夜》18《上元夜》19《汴京元夕》20《京都元夕》1、《南鄉子·宿州上元》蘇軾
千騎試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東歸老客。遲留。白酒無聲滑瀉油。
飛火亂星球。淺黛橫波翠欲流。不似白云鄉外冷,溫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2、《古蟾宮·元宵》王磐
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里有鬧紅塵香車寶馬?祗不過送黃昏古木寒鴉。
詩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風,憔悴了梅花。
3、《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4、《正月十五夜燈》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5、《佳人醉》(元宵上太守)劉弇
月到樓臺第幾。十里金蟲成綴。裊瑯玕、爭罥絳球起。試新妝、嬉春粉黛,盈盈暗香,結誰家秾李。
擁緹騎。簫鼓沸三市。別指春風畫隼,歸度鰲山影里。閑紅翠。揮觴不待、游人分袂。悄朱簾十二。
6、《踏莎行》侯置
元夕風光,中興時候。東風著意催梅柳。誰家銀字小笙簧,倚闌度曲黃昏后。
撥雪張燈,解衣貰酒。觚棱金碧聞依舊。明年何處看升平,景龍門下燈如晝。
7、《高陽臺》(閏元宵)蔣捷
橋尾星沈,街心塵斂,天公還把春饒。桂月黃昏,金絲柳換星搖。相逢小曲方嫌冷,便暖薰、珠絡香飄。卻憐他、隔歲芳期,枉費囊綃。
人情終似娥兒舞,到嚬翻宿粉,怎比初描。認得游蹤,花驄不住嘶驕。梅梢一寸殘紅炬,喜尚堪、移照櫻桃。醉醺醺,不記元宵,只道花朝。
8、《南鄉子》(塘門元宵)蔣捷
翠幰夜游車。不到山邊與水涯。隨分紙燈三四盞,鄰家。便做元宵好景夸。
誰解倚梅花。思想燈球墜絳紗。舊說夢華猶未了,堪嗟。才百余年又夢華。
9、《永遇樂·落日熔金》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10、《眼兒媚》(王漕赴介庵賞梅)趙彥端
黃昏小宴史君家。梅粉試春華。暗香素蕊,橫枝疏影,月淡風斜。
更饒紅燭枝頭掛,粉蠟斗香奢。元宵近也,小園先試,火樹銀花。
11、《滿庭芳》趙佶
芳詞來上,因俯同其韻以賜。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為開臨御端門。暖風搖曳,香氣靄輕氛。十萬鉤陳燦錦,鈞臺外、羅綺繽紛。歡聲里,燭龍銜耀,黼藻太平春。
靈鰲,擎彩岫,冰輪遠駕,初上祥云。照萬宇嬉游,一視同仁。更起維垣大第,通宵宴、調燮良臣。從茲慶,都愈賡載,千歲樂昌辰。
12、《憶秦娥》(元夕)張孝祥
元宵節。鳳樓相對鰲山結。鰲山結。香塵隨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簾揭。游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曉煙輕散,帝城宮闕。
13、《柳梢青》(己未元夕)吳潛
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萬盞華燈,一輪明月,燕管秦簫。
何人帕墜鮫綃。有玉鳳、金鸞繡雕。目下歡娛,眼前煩惱,只在今宵。
14、《上元竹枝詞》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15、《生查子·元夕》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16、《元宵》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7、《正月十五夜》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8、《上元夜》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19、《汴京元夕》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20、《京都元夕》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游人笑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