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文章中也曾描繪過節氣變化的景象,不過無論時代怎么更替,人們都喜歡溫暖的氣候,對于嚴寒季節希望早點能過去,但是冬天又分為好幾個階段,只有都經歷了,才能迎來萬物蘇醒的春天,其中大寒就是最后一個時令。
大寒節氣的含義
指的是一年中最后一個節氣,此時已經很接近年關了,例如今年就在農歷的臘月十八,即公歷的1月20日星期四。古籍中《三禮義宗》記載道:“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太陽位于黃經300°,由于受到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影響,東亞地區通常是一年中的最冷時期,但因為已近春天,所以不會像大雪到冬至期間那樣酷寒,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雖然屋外嚴寒,但家里都是十分熱鬧的景象。
有哪些農耕習俗
這時候萬物凋零,北風陣陣,呈現一派比較荒涼的景象,各地農活依舊很少。北方地區老百姓多忙于積肥堆肥,為開春作準備;或者加強牲畜的防寒防凍。南方地區則仍加強小麥及其他作物的田間管理。廣東嶺南地區有大寒聯合捉田鼠的習俗,因為糧食收割完畢后,田鼠窩就容易被發現。同時要做好灌溉管理,關注氣候的多變情況,避免出現干旱等現象。
描繪該節氣的俗語推薦
1.小寒大寒,凍成冰團。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漸暖。
2.大寒到頂點,日后天漸暖。
3.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
4.小寒、大寒多南風,明年六月早臺風。
5.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
6.南風送大寒,正月趕狗不出門。
7.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凍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