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歷紀年中,有閏日的年份叫閏年,一般的年份365天,而閏年一年為366天。太陽運行周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歸年,公歷把一年定為365天。而余下的時間每過四年累計約一天,這一天被加在二月里,所以平年每年365天,二月為28天,閏年為366天,多加了一天的二月為29天。
公元前46年,羅馬皇帝凱撒在修改歷法時,規定每年為12個月,1、3、5、7、10、12月定為大月,每月31天;其余月份定為小月,每月30天。但是照這樣算下去,一年就不僅僅是365天了,因此得選出一個月扣去一天。而在那個時候,被判處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處死,所以人們都希望二月能快點過去,于是二月就被扣去了一天,變成了29天。
之后,奧古斯都做了羅馬皇帝,他發現凱撒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卻是小月。他為了顯示自己和前一位皇帝有同樣的尊嚴,就把八月也定為大月(31天),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隨后月份也相應改變。所以八月多出的這一天則仍然從二月份扣除,就這樣,二月只剩下28天,只是每過4年,也就是閏年時,二月才是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