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習俗避五毒 端午節的五毒指的是什么
端午的習俗避五毒,是因為在老北京人的觀念里,農歷五月是惡月,據說在這個月里毒蟲病蟲們全體出動害人生病。這毒蟲數量非常巨大,被稱為五毒,端午懸掛鐘馗像風俗說明人又賦予他新的職能,鐘馗斬五毒。
端午節五毒是什么
這五個毒物就是蛇,蜘蛛,蝎子,蜈蚣還有壁虎。它們在端午的時候來到了人間,剛到一戶人家的門口,就聽見這家里女主人在說,快吃,這是油炸的五毒。五個毒物大吃一驚,便趴到窗戶上看,只見桌上五個盆子里有著紅紅的五道菜。那女主人一邊吃一邊說,這五毒菜真好吃。那菜看在五個毒物的眼里變成了它們的血,五個毒物嚇得魂飛魄散,急忙從這人家逃走了,再也不敢去。 人們就用在端午這天吃五種紅顏色的菜來嚇退那些有毒的動物,希望它們不進自己的家里。過端午,吃五紅,現在就告訴你五紅有黃鱔、莧菜、咸鴨蛋、龍蝦、黃魚。
端午節五毒習俗
五毒袋
五毒袋為端午防五毒的一種方式,寓意“將五毒困于袋中,使其不能禍亂”,用來辟邪、防毒、消災。
五毒圖
一般在屋中貼,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于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這是一種辟邪巫術遺俗。
五毒剪紙
五毒圖的另一種類型,有的地方的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或貼在門、窗、墻、炕上,或系在兒童的手臂上,以避諸毒。五毒“倒災葫蘆”就是剪紙的一種,借用了吉祥葫蘆的寓意。
五毒餅
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五毒餅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吃五毒餅是把“五毒”吃掉,使它們不能毒人。
五毒玉石
就是把五毒的圖案刻畫在玉石上。
五毒菜
端陽有五毒菜:韭菜、茭菜、黑干(醬油豆腐干)、銀魚、蝦米。吃了這種菜,象征性地消滅害人蟲。
五毒衣
在衣飾上繡制五毒,五毒兜肚、五毒帽主要流行于中國的西北地區。當然也有其他類型的五毒衣,身上的穿著都會出現五毒的圖案。
為什么非要等到五月才避五毒呢
五毒都是讓人比較害怕的動物,但是為什么非要等到五月才開始避五毒呢?其實五月指的是農歷的五月,古時候人們認為五月是一個不吉祥的月份,又稱為“惡月”。其實仔細想想也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農歷的五月天氣已經開始炎熱,尤其是南方悶熱,多雨,非常容易讓人們生病,各種害蟲開始出來活動,繁衍后代。這時候人們就要進行避五毒的活動了。
如何避五毒
在古代避五毒的方法比較多,比如說帶上五彩線,五彩線象征著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金木水火土,小孩子帶上能夠避免毒害入侵,長命百歲。還有穿五毒兜,就是繡有五毒的肚兜,這樣的肚兜能夠夠讓孩子健康。香包也是避五毒的一種,因為香包里面放進去的有艾草、雄黃等中草藥,這些都是具有驅蟲的效果的。還有畫五毒符,貼在門上,就像春節貼的門神一樣,具有驅除邪害的作用。除了提到的這些還有喝雄黃酒,門口掛艾草等習俗都是用來避五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