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jié)吃什么傳統(tǒng)食品 臘八節(jié)除了臘八粥還有什么吃的
臘八粥
每逢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
臘八粥,又名“七寶粥”、“五味粥”。“七寶”指的是粥里的各種點(diǎn)綴物,也就是杏仁、桃仁、果脯等。“五味”則指粥的五種主要原料,即江米、黃米、豆子等。
臘八粥主料為粘米與紅小豆,其他可摻人黃米、小米、高梁米、大麥米、大米、豇豆、小豆、蕓豆、豌豆等,所有五谷雜糧。另外,還有大棗、栗子、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花生仁等各種果子、果核。總之,湊成八樣以上,即可煮食。其制作特點(diǎn)是集多種米谷為一鍋,粘爛可口,營養(yǎng)豐富易于消化吸收。中國南北的臘八粥風(fēng)味各異,大略區(qū)分,北方喜好在粥中加糖成甜食,而南方則加鹽及時令蔬菜為咸品。
從民間傳說上看,食臘八粥還有崇尚勤儉節(jié)約的寓意。據(jù)說,古時有一戶人家,生活糜費(fèi),經(jīng)常糟踏糧食蔬菜。一年農(nóng)業(yè)欠收,到了冬天,天寒地凍,這家人粒米皆無,饑餓難挨,只好求助于鄰居。鄰居們將平時收集的他家倒掉的糧菜送給他,并告之全是他浪費(fèi)的東西。此人慚愧萬分,隨即將這些糧菜煮成雜粥,度過了饑年。此后,人們便流行臘八煮雜貨粥的習(xí)俗,以教育后人養(yǎng)成節(jié)儉持家的美德。
吃臘八菜
人們在臘八除了做臘八蒜外,還要做臘八菜。將大白菜取其里幫和菜心,去掉菜頭,切成一寸半的菜段,用清水洗凈,淋干。取一洗干凈的小缸,將淋好的白菜碼在缸里,上面擺上生蒜,再撤上一些白糖,碼一層再如法碼第二層,直到碼到缸口,然后倒人食醋,與菜持平。將缸口密封,中途不要打開。在常溫下保持到大年三十。所做臘八菜白中透綠,清脆爽口,酸中含甜又微辣。
臘八蒜
臘八蒜應(yīng)該說是臘八節(jié)的另一個主角了。 腌制臘八蒜在華北地區(qū)是一個很重要的風(fēng)俗,而且臘八蒜用料簡單,做法容易,所以深得百姓喜愛。 臘八之前,人們先買幾斤上等好醋,再挑選出二三十頭當(dāng)年紫皮、瓣大而且沒有生芽的大蒜,在臘月初七晚上把蒜去皮用清水洗凈,放在盤中晾干待用。 臘八清早,即可把晾過的蒜瓣放到盛有好醋的干凈的容器中密封。 一般一斤醋放二三兩蒜,也可視各人的口味而定,喜歡吃辣的可以多放一些蒜,喜歡吃酸的可以多放一些醋,同時還可以加入少量紅糖。
臘八蒜還有更深的含義。 “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到了年關(guān),商家開始算大賬,各家各戶也開始算自己家的小賬,還欠別人多少錢,別人還欠自己多少錢都有數(shù)。 但人們礙于情面多不好意思直接跟人要債,這時拿著事先腌制好的臘八蒜送給對方,什么話也不用說,就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臘八蒜這時又成了“臘八算”,多么聰明的老百姓!
臘八面
我國西北有些地方的人,臘八這天還講究吃“臘八面”。所謂臘八面,就是用八種菜和肉類做成躁子,澆在面條上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yǎng)豐富。潼關(guān)一帶人吃臘八面,講究放辣椒油,取“辣”字和“臘”字的諧音,突出臘八面的含義,也突出了當(dāng)?shù)氐娘嬍筹L(fēng)味,他們稱為“臘八湯面”。西北不少地方的人民在吃臘八面時,還有放羊肉的習(xí)慣,這更是美中加鮮,營養(yǎng)更善了。
臘八節(jié)做什么
釀醋。臘八日釀醋的習(xí)俗比較普遍。據(jù)說臘八日所做的醋,到來年夏天也不會生蟲蛆。湖北人則在臘八這天用臘水煮紅高粱為粥,封入缸中,至來年春天。才用來造醋。
釀酒。臘八日所釀的酒,據(jù)說味道倍加清例,而且久放不壞,愈久愈佳。
在湖南沅陵,人們釀糯米酒(用糯米釀槽),稱“臘八糟”,據(jù)說此日釀的酒味道甜美,可久藏于窖中,食之可治愈痢疾、腹瀉,還可止煩渴。山西沂州則把吃剩的臘八粥用于釀制黃酒。在粥中摻入酒曲,再加些白酒,入缸封存到春節(jié),正好釀成。
做臘肉。每年自臘八開始,人們就開始屠宰豬、雞、鴨、鵝,或腌或熏,為過年準(zhǔn)備臘肉。據(jù)說臘肉可經(jīng)年不腐,是招待客人的絕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