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1、北宋初年,國家處于四分五裂的局面之下,北有契丹和北漢、南有南唐等國家。趙匡胤在位期間,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難”的戰略,使國家逐步走向統一。
2、鎖院制度:即在“知貢舉”、“權知貢舉”等考官人選確定后,立即將他們鎖于貢院之中,斷絕他們與外界的聯系,避免出現考官向親朋好友泄露試題的現象。
3、彌封制度:即在考生考試結束后,由專人將考生試卷上的姓名、籍貫等部分用紙糊起來,再交給考官評判。直到最后統計成績時,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則即為作弊。這也是后世考試中密封試卷制度的起源。
4、謄錄制度:據宋人記載,實行彌封制后,科場上又發生了考生在試卷上書寫標記、暗語的問題,于是“謄錄”之制隨之出現,即在考生交完試卷后,朝廷雇請一批抄寫書手將考卷重新謄錄一遍,再交考官,其用意在于進一步杜絕“彌封”措施的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