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輔食對寶寶來說也是很重要的,當添加一段時間輔食以后,就可以給寶寶吃一些肉類,那么,寶寶什么時候可以吃肉類輔食?每天可以吃多少?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寶寶什么時候可以吃肉類輔食
通常來說,寶寶添加輔食一段時間后就可以吃肉類了。一般七八個月的時候,寶寶就已經可以添加了瘦肉、魚、雞肉等食物了。
根據寶寶月齡不同,肉的做法也不同。肉類食物的性狀應逐漸從泥糊狀(肉泥)-半固體(肉末)-固體(肉粒)過渡。
改變肉類形狀時,可以先給寶寶喂一小勺,嘗試2-3次后,寶寶不排斥并逐漸適應的情況下,再在接下來的幾頓逐漸加量。
爸媽給寶寶添加輔食的肉類,可參考:
魚肉、雞肉、鴨肉、豬肉、蝦、牛肉、羊肉、無殼水產品(墨魚、魷魚、章魚)、帶殼水產品(各種貝類、螃蟹、龍蝦)等。
肉類輔食含有豐富蛋白質、飽和脂肪酸和鐵,能給寶寶提供更豐富的營養,對寶寶的身體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還能預防缺鐵性貧血。
寶寶每天吃多少肉類輔食
7-24個月嬰兒喂養指南》提出:
6~8個月齡:20--30克/日肉泥;
8~10個月齡:50克/日顆粒狀肉末,鍛煉咀嚼能力;
10~12個月齡:50~75克/日大肉丁。
這里需要注意的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肉類輔食一定遵守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原則。
要逐漸添加,看孩子是否有一些不良的反應,比如說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給不同月齡寶寶吃肉,肉的性狀也是不同的,不能一直都是肉末,這樣也不利于寶寶咀嚼和消化能力的鍛煉。
6月齡,用料理機把肉打成泥糊狀
7-8月齡,帶有小顆粒的肉泥;
9-10個月的時候,將肉切碎,做成肉末狀;
11月齡,肉切成碎肉丁、小碎塊,鍛煉寶寶咀嚼力;
12-23月齡,把肉切成比之前稍大的碎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