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在古代有“安適,安定”之意,比較出名且名字帶“安”的古代名人有:
1、安同,曹魏時遼東胡人,在官明察,長于校練,家法修整,時人贊其有濟世之才。
2、安清,安息國太子,為到中原,將王位讓予叔父,出家為僧,信奉佛教,精通梵語,念經修行,后到洛陽宣傳佛教,他又工讀漢語,譯梵本為漢語,譯《修行道地經》等30余部,皆屬小乘。
3、安金藏,唐長安人,為太常寺樂工,時太子李旦被人誣告謀反,武后下令查處此事,金藏為洗脫太子罪名,當眾引佩刀自剖其胸并言“愿剖心以明皇嗣不反“。
4、安祿山,唐安史之亂的禍首,少孤隨繼父改姓安,安祿山驍勇機智,熟悉邊地情況,又善逢迎,后得玄宗寵信身兼平盧、范陽、河東節度使等職,集三鎮軍、政、民、財權于一身。后發動安史之亂,后為其子安慶緒所殺。
5、安重榮,五代時朔州人,初任后晉成德軍節度使,后石敬瑭降契丹,自稱兒皇帝,重榮以此為辱,起兵聲討石敬瑭,次年因戰敗而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