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年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習俗和講究,唯一相同的就是餐桌上的大魚大肉,再加上年糕、油角等油膩煎炸的應節食品,如若不節制,就容易引起積食、消化不良。飲食過量、生活作息紊亂,胃腸道最先“抗議”。所以,節后健康調整,首先從調整腸胃入手,這8種通腸消滯的食物應多吃。
1、山楂
山楂自古以來,就是一味消食化滯的良藥。作為中醫消食藥里的“三仙”之一,它最擅長消化肉食積滯。這是因為山楂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如山楂酸、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等,可以促進消化酶分泌,起到開胃助消化的作用。此外,山楂中含有的解脂酶可促進脂肪分解,而山楂酸等酸性物質則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
春節期間吃多了免不了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如果這時適當吃點山楂,可以促進食物中蛋白質、脂類的消化,有利于消除積食,幫助消化。
2、春筍
春筍清脆爽口,柔嫩清香,滋味鮮美,吃完后嘴里還長時間“回蕩”著一股清香,讓人食欲大增。另外,春筍中含有一種含氮物質,這些含氮物質就是春筍淡淡清香的來源,它能讓我們的胃處于一種放松狀態,起到改善食欲的效果,對厭食、食欲不佳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而且春筍的含水量高達91%,同時含有大量粗纖維,食之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胃腸的消化功能,幫助排便。
3、木瓜
木瓜性溫味酸,汁水豐富、甜美可口,具有平肝和胃、舒筋活絡、健脾消食等功效,有“百益之果”的美稱。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木瓜中含有大量的木瓜蛋白酶,這種成分對油膩食物如肉類有較強的水解能力,能夠將蛋白質分解為便于人體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從而促進消化,調節腸胃,避免消化不良等癥出現。
4、茼蒿
茼蒿中含有特殊香味的揮發油,有助于寬中理氣,消食開胃,增加食欲,并且其所含粗纖維有助腸道蠕動,促進排便,達到通腑利腸的目的;此外,茼蒿氣味芬芳,可以消痰開郁,避穢化濁。
5、白蘿卜
白蘿卜中含有的芥子油、粗纖維能夠促進胃腸蠕動,提高系統消化功能,其所含的淀粉酶則能幫助食物消化,有利于預防積食腹脹、胃納欠佳等癥狀。對于長時間便秘,消化不良的人來說,經常吃白蘿卜便可得到緩解。
6、火龍果
火龍果是水溶性膳食纖維含量相對較高的水果,水溶性膳食纖維通過吸收腸道內部水分后,可以讓代謝物質保持濕潤狀態,具有潤滑腸道黏膜、促進體內糞便排出的作用。
7、陳皮
民間有“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等說法。陳皮當中含有的類檸檬苦素、揮發油、橙皮甙等成分對胃腸有溫的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能夠幫助消化,同時還能讓腸道中的廢物和有害物質及時排出體外。如果你有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癥,不妨用陳皮泡水喝或者煮陳皮粥,即可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8、大麥茶
大麥茶具有消食健胃、消脹下氣、調中止瀉等功效,可用于飲食過度、食欲不振、小兒積食去油膩、去膻腥等。大麥中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促排便、清腸胃的作用,可以將腸道中的“垃圾”排出體外,使腸胃輕松無負擔。所以,春節酒足飯飽之后不妨煮一壺大麥茶,一邊喝茶一邊暢聊,也無需擔心積食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