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魯孜節,也譯納吾肉孜節,每年節日自3月21日起,延續3天至15天不等。諾魯孜節是柯爾克孜族的傳統節日之一,那么,柯爾克孜族人民是怎么慶祝諾魯孜節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了解吧。
慶祝方式:每年的3月20日至22日,全世界有30多個民族與維吾爾族人同一時間慶祝諾魯孜節。
(1)每年晝夜時差相等時分即3月20日——22日夜晚零點擊打諾魯孜節鼓,普告天下節日來臨;
(2)聽到鼓聲的人們自發地匯集到擊鼓地點唱歌跳舞,直至天明,這是諾魯孜節麥西萊甫開幕的標志,第二天從日落開始至次日太陽冉冉升空為止。這是琴師、歌手、舞手顯示才能的最好舞臺;
(3)次日,人們冼浴凈身,換下冬裝,吃諾魯孜節飯,鄰里間相互贈送諾魯孜節飯以示祝賀新年。原先有恩怨糾紛的人們相互間拜年諒解和好,甚至離異夫妻間協商破鏡重圓;
(4)早餐后,鄰里中的男人匯聚到德高望重者家中,就幫助居住區內貧困殘疾者進行討論,自愿捐助貧困者;
(5)家家戶戶全部動員,對家里戶外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拆洗衣物被褥;
(6)為鳥雀筑巢,為它們繁殖打基礎;
(7)上墳,在親人墳頭上施灑谷物;
(8)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維修或重建橋梁,清理池塘,做好引進春水的準備,并全面動員,植樹造林,美化環境;
(9)該節也稱之為踏青節,家家戶戶連續幾天都要拾苜蓿,吃苜蓿,也送給街坊鄰居嘗鮮;
(10)給困難家庭資助糧食和種子,幫助其耕種,給沒有家畜的借家畜;
(11)這一天也稱作“喬坎塔勒節”(即樹木發芽節)。在這—天,老師會帶著學生來到原野,實地講授一堂生動的自然課;并準備豐富的文藝節目,邀請學生家長到校觀看。好的節目在各學校間巡回表演,還開展體育比賽、趣味智力競賽、創作和諾魯孜詩比賽是該節不可或缺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