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冰川有一定的形態和層次,它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資源,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兩極和中、低緯度的高山區。最近有些朋友來咨詢小編,冰山是怎么在大海上形成的?冰川和冰山怎么區別?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冰山是如何形成在大海上
冰山是由于冰川邊緣凸向海洋中的部分在風、浪和潮水作用下碎裂而成。在北冰洋,由于埃爾斯米爾島北岸的冰架破裂而形成的冰山,其中特大的冰山叫“冰島”。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海冰術語,冰山和冰島的定義如下: 冰山--形狀多變的、露出海面高度5米以上的巨大冰塊,由冰川碎裂而成,漂浮或擱淺,形狀有平頂、圓頂、傾斜、尖塔或山峰狀及風化的或不規則狀。
冰島--漂浮的、露出海面高度約5米的特大冰塊,由北極冰架破裂而成,厚度30--50米,表面平坦,面積從數千平方米到500平方公里以上,表面特征規則起伏呈肋狀; 世界上的冰山主要分布在北冰洋和南大洋: 北冰洋一主要是冰島,其運動隨北冰洋環流沿順時針方向旋轉,有些已經歷30多年,旋轉了數周其中有些經格陵蘭東部漂流到大西洋。
目前,在北冰洋觀測到的最大冰島 叫“何布遜冰島”,其平均厚度42.5米,表面積26平方公里,重約7千萬公噸。格陵蘭和紐芬蘭海域也有許多冰山,來源于格陵蘭東岸的冰川,及格陵蘭西岸、埃爾斯米爾島南部、德文島和巴芬島的冰川,多呈尖塔狀,冰中含有泥沙等雜質,冰密度較大。
南大洋一環繞南極洲大陸周圍海域的冰山比北半球多而且大,向北輻散漂流。到目前,在南大洋觀測到的最大冰山長333公里:寬96公里,面積達3萬多平方公里。南大洋的冰山來源于羅斯海、威德爾海和南極洲大陸沿岸的陸緣冰架,頂部比較平坦,似桌狀,冰色白,比較純潔,冰密度較小。
冰川和冰山怎么區別
一、定義不同:
1、冰山:
冰山是指從冰川或極地冰蓋臨海一端破裂落入海中漂浮的大塊淡水冰。
2、冰川:
冰川是極地或高山地區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運動狀態的天然冰體。
二、形成方式不同:
1、冰山:
在冰川或冰蓋(架)與大海相會的地方,冰與海水的相互運動,使冰川或冰蓋末端斷裂入海成為冰山。
2、冰川:
冰川多年積雪,經過壓實、重新結晶、再凍結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
冰山相關內容
危險性
冰山是一塊大若山川的冰,脫離了冰川或冰架,在海洋里自由漂流。因為冰山多為密度較低的純水而海水密度相對較高,導致冰山約有90%體積沈在海水表面下,看著浮在水面上的形狀并猜不出水下的形狀。這也為何有冰山一角一說來形容嚴重的問題只顯露出表面的一小部分。
冰山非常結實,很容易損壞金屬板,因此為海洋運輸中的極端危險因素。最著名的冰山遇險船是1912年的巨輪泰坦尼克號。
輪船克星
冰山一向是輪船的克星,歷史上有無數的船因撞上冰山導致船艙內積水過多最終沉沒,其中包括被譽為“永不沉沒”的TITANIC(泰坦尼克號)。但是科學技術已經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雖然科學技術已經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但是有時還是會發生。最近有篇報道說,探險號郵輪因撞上冰山而沉沒。
生物鏈
冰山并不像看起來那么純凈:數萬年來,在漂向大海的過程中,它從空氣中獲得許多礦物質。在融化過程中,冰山釋放富含營養物質的粉末,給浮游植物提供養料,這些浮游植物又養活了磷蝦。
冰山周圍積聚了有機物,其食物鏈一直延伸到海鳥。威德爾海海域的冰山估計有1000座,它們的生物生產力難以估量。不僅如此,冰山附近的磷蝦大多自然死亡,沉入海底,從而也帶走了所食的浮游植物從空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