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由糧食釀造,中國古時候又是著名的農業(yè)大國,酒就成了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酒的文化早已滲透到各個生活領域,包括在各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中占據一席之地,今天就為大家探究酒在壯族文化中位置。
壯族講究禮節(jié),熱情好客。請客時,只有長者才能與老年客人同坐正席,年輕人必須立在客人旁邊,為客人斟酒后才能入座。年輕婦女不能到堂屋的宴席上共餐,能飲點酒的老年婦女可以。
壯族傳統(tǒng),一家的客人就是全寨人家的客人,來客往往會得到各家輪流邀請;特別是貴賓,有時一餐要吃五六家。經常是客人在第一家剛入席,第二、三家已派人站在身后等待相請。按壯族習俗,客人是不能推辭的。有經驗的客人決不在第一家就吃的酒足飯飽,一定要想到還有其他邀請。對壯族來說,謝絕邀請是失禮,喝醉了失態(tài)會丟臉。
廣西大新縣壯族人家待客時,主人先給客人和自己斟杯酒,主客共飲“交臂酒”后,客人才能隨意餐飲。壯族唱酒歌敬酒,歌詞甚美:“錫壺裝酒白漣漣,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貴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錫壺裝酒白瓷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雖不好人情釀,你是神仙飲半杯。”
廣西隆林等地的壯族議婚過程要吃“八字酒”,定親以后,男方擇吉日請幾個男子一起,攜酒肉等禮品到女家取“八字”。女方在祖宗牌位前點燈、燒香、敬酒,案上擺若干碗酒,將姑娘的“八字帖”藏某碗底下。男方一人去端碗尋帖,如無帖則需飲盡碗中酒,方可再端下一碗,直至發(fā)現“八字帖”為止。取到“八字”后,女家用男方帶來的酒肉設宴招待媒人和女方親友,通常媒人喝不醉休想告辭。
四月初八是壯族的脫軛節(jié),中午各家擺酒席,全家圍桌而坐,家長牽一頭牛進來圍桌繞行,邊走邊唱祝詞。喂牛之后,送回圈中,全家方進餐飲酒。
廣西壯族家中有人去世后,即刻用清水煮的柚葉水“浴尸”,穿壽衣,仰置堂前,由死者的兒子捧酒杯跪靈床前,用食指蘸酒點于死者雙唇,意為敬美酒送死者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