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加點字解釋
桃花源記加點字解釋
1、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區或湖南常德一帶。3、為業:把……作為職業,以……為生。為,作為。4、緣:順著、沿著。5、行:行走這里指劃船。6、遠近:偏義復詞,僅指遠。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見。8、夾岸:兩岸。9、雜:別的,其他的。10、鮮美:鮮艷美麗。11、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12、繽紛:繁多而紛亂的樣子。13、異之:以之為異,即對此感到詫異。異,意動用法,形作動,以……為異,對……感到詫異,認為……是奇異的。之,代詞,指見到的景象。14、復:又,再。15、前:名詞活用為狀語,向前。16、欲:想要。17、窮:盡,形容詞用做動詞,這里是“走到……的盡頭”的意思。18、林盡水源:林盡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盡,完,沒有了。19、便:于是,就。
導讀1、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區或湖南常德一帶。3、為業:把……作為職業,以……為生。為,作為。4、緣:順著、沿著。5、行:行走這里指劃船。6、遠近:偏義復詞,僅指遠。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見。8、夾岸:兩岸。9、雜:別的,其他的。10、鮮美:鮮艷美麗。11、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12、繽紛:繁多而紛亂的樣子。13、異之:以之為異,即對此感到詫異。異,意動用法,形作動,以……為異,對……感到詫異,認為……是奇異的。之,代詞,指見到的景象。14、復:又,再。15、前:名詞活用為狀語,向前。16、欲:想要。17、窮:盡,形容詞用做動詞,這里是“走到……的盡頭”的意思。18、林盡水源:林盡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盡,完,沒有了。19、便:于是,就。

1、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區或湖南常德一帶。
3、為業:把……作為職業,以……為生。為,作為。
4、緣:順著、沿著。
5、行:行走這里指劃船。
6、遠近:偏義復詞,僅指遠。
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見。
8、夾岸:兩岸。
9、雜:別的,其他的。
10、鮮美:鮮艷美麗。
11、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12、繽紛:繁多而紛亂的樣子。
13、異之:以之為異,即對此感到詫異。異,意動用法,形作動,以……為異,對……感到詫異,認為……是奇異的。之,代詞,指見到的景象。
14、復:又,再。
15、前:名詞活用為狀語,向前。
16、欲:想要。
17、窮:盡,形容詞用做動詞,這里是“走到……的盡頭”的意思。
18、林盡水源:林盡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盡,完,沒有了。
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桃花源記加點字解釋
1、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區或湖南常德一帶。3、為業:把……作為職業,以……為生。為,作為。4、緣:順著、沿著。5、行:行走這里指劃船。6、遠近:偏義復詞,僅指遠。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見。8、夾岸:兩岸。9、雜:別的,其他的。10、鮮美:鮮艷美麗。11、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12、繽紛:繁多而紛亂的樣子。13、異之:以之為異,即對此感到詫異。異,意動用法,形作動,以……為異,對……感到詫異,認為……是奇異的。之,代詞,指見到的景象。14、復:又,再。15、前:名詞活用為狀語,向前。16、欲:想要。17、窮:盡,形容詞用做動詞,這里是“走到……的盡頭”的意思。18、林盡水源:林盡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盡,完,沒有了。19、便:于是,就。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