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意思指時光流逝,用于感慨等。
出自漢·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譯文: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歲的年齡。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感慨等。
《論盛孝章書》在信中,孔融敘述了好友士盛孝章的危因處境,呼吁曹操對他加以救助。信中引經據典,講說道理,舉了燕昭王招賢納士的例子。把救助朋友與招攬賢才自然巧妙地結合起來。全文感情真摯,語言懇切,詞意委婉動人,十分感人。
《論盛孝章書》寫于漢獻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是孔融任少府時向曹操推薦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憲,會稽人,也是漢末名士。曾任吳郡太守,因病辭官家居。孫策平吳后,對當時恃才放達睥睨自己的名士很是嫉妒怨恨,盛孝章因此曾經外出避禍。
孫策死后,孫權繼續對他進行殺害。孔融與盛孝章是很好的朋友,知道他的處境危急,所以特地寫了這封信,向當時任司空兼車騎將軍的曹操求救。曹操接信后,即征召盛孝章為都尉,征命還沒有送到,盛孝章就被孫權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