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K線圖,就是將各種股票每日、每周、每月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等漲跌變化狀況,用圖形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K線又稱陰陽線、棒線、紅黑線或蠟燭線,它起 源于日本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年的米市交易,用來計算米價每天的漲跌,后來人們把它引入股票市場價格走勢的分析中,目前已成為股票技術分析中的重要方法。
如下圖,K線最上方的一條細線稱為上影線,中間的一條粗線為實體。下面的一條細線為下影線。當收盤價高于開盤價,也就是股價走勢呈上升趨勢時,我們稱這種情況下的K線為陽線,中部的實體以空白或紅色表示。這時,上影線的長度表示最高價和收盤價之間的價差,實體的長短代表收盤價與開盤價之間的價差,下影線的長度則代表開盤價和最低價之間的差距。
當收盤價低于開盤價,也就是股價走勢呈下降趨勢時,我們稱這種情況下的K線為陰線。中部的實體為黑色。此時,上影線的長度表示最高價和開盤價之間的價差,實體的長 短代表開盤價比收盤價高出的幅度,下影線的長度則由收盤價和最低價之間的價差大小所決定. 需要說明的是,陽線、陰線與人們通常講的漲跌有所不同。
一般人們講的漲跌是指當日收盤價與上個交易日收盤價之問的比較。當K線為陽線時,并不意味著股價比前一天漲了,只是表示當天收盤價高于當天開盤價。例如某只股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20元,當日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分別為18元、21元、17元、19元,則該只股票比前一個交易日跌了1元,K線圖為一個上影線長度2元,下影線長度1元,實體為1元的陽線。
一般而言,陽線表示買盤較強,賣盤較弱,這時,由于股票供不應求,會導致股價的上揚。陰線表示賣盤較強,買盤較弱。此時,由于股票的持有者急于拋出股票,致使股價下挫。同時,上影線越長,表示上檔的賣壓越強,即意味著股價上升時,會遇到較大的拋壓;下影線越長,表示下檔的承接力道越強,意味著股價下跌時,會有較多的投資者利用這一機會購進股票。
然而,K線圖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用其預測股價漲跌并非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準確。另外,對于同一種圖形、許多人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解釋。因此,在運用K線圖時。一定要與其他多種因素以及其他技術指標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 K線圖形 名稱 意 義 下影陽線 先跌后漲型開市后價格大幅下跌,后又回升到高位收市。
后市承接力強, 暗示上升力強,可能是上漲的先兆。 收盤光頭陽線 先跌后漲型 開市下跌后掉頭回升,以全日最高價收市,可見上升動力大。 光頭陽線 大陽線 全日節(jié)節(jié)上升,有強烈的漲勢。如果在跌市中出現(xiàn),可能是跌 市結束的信號。 開盤光頭陽線 上升抵抗型 上升力強,但受阻擋,應謹慎。
若是在持續(xù)上漲之 后,可能是下跌的先兆;若是在下跌中的反彈行情,則多頭實力不足,仍將下跌。 小陽線 欲漲乏力型 行情撲朔迷離,漲跌難有明確估計。如果出現(xiàn)在強烈持續(xù)上升 之后,表示高位震蕩,持續(xù)力不足,可能是下跌的征兆。如果在長期下跌之后出現(xiàn),表示欲振乏力,可能繼續(xù)下跌。
上影陽線市場上升趨勢減弱,在較高價位明顯受阻,后市有可能下跌。 光頭陰線 大陰線 整日下跌,后市疲弱,行情極壞,還要下跌,在空頭市場經常出現(xiàn)。如連續(xù)出現(xiàn)數根大陰線,可能有反彈行情。 上影陰線 上漲后跌型 先漲后跌,底部支撐力不大,在漲市中出現(xiàn)有可能是結束升市的信號。
收盤光頭陰線 先漲后跌型 行情先漲后跌,賣方勢強,行情看跌。 小陰線 短黑線 行情混亂,漲跌難以估計。如果出現(xiàn)在持續(xù)上升之后,表示高位震蕩,可能是下跌的先兆。 開盤光頭陰跌 下跌抵抗型 行情下跌后受到承接,顯示有反彈跡象。
下影陰線 欲跌不能型 暗示底部有較強支撐力,后市可能趨于上升。如果在持續(xù)上升的行情中出現(xiàn),仍將會持續(xù)上升;如果出現(xiàn)在持續(xù)下跌的行情中,將可能彈升。 四值同時線市場疲弱,交易量小,投資者觀望。這種一個價位的情況中在冷清股市中出現(xiàn)。 十字星 大市正處于轉變之時,可能是股市轉向的信號。
大十字星代表多空搏斗型,表明當日多空雙方勢均力敵,次日股價走勢如在上影線部分,表明多頭勢強,可買進;反之,則賣出。 小十字星小幅度的僵局型態(tài),應靜觀其變后再定。不能漲跌大勢,將會持續(xù)發(fā)展。 T字型 多勝線 轉跌為升的訊號,后市可能持續(xù)上升。
多方實力勝于空方,在牛市中出現(xiàn),可能續(xù)漲,在熊市中出現(xiàn),可能反彈。 倒T字型 空勝線 表示賣方實力勝于買方,是強烈下跌的訊號。在牛市行情中出現(xiàn),可能下跌;在熊市行情中出現(xiàn),可能持續(xù)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