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南海。瀛臺是位于中南海南海中的仙島皇宮。始建于明朝,清朝順治、康熙年間曾兩次修建,是帝王、后妃的聽政、避暑和居住地。因其四面臨水,襯以亭臺樓閣,像座海中仙島,故名瀛臺。
明時稱“南臺”,清朝順治、康熙年間在島上修筑大量殿宇并由清順治帝于1655年改為現(xiàn)名。瀛臺島北有石橋與岸上相連,橋南為仁曜門,門南為翔鸞閣,正殿七間,左右延樓19間,是中南海的最高點。其南為涵元門,內(nèi)為瀛臺主體建筑涵元殿。涵元殿北有配殿兩座,東為慶云殿,西為景星殿;殿南兩側(cè)建筑,東為藻韻樓,西為綺思樓。藻韻樓之東有補桐書屋和隨安室,乾隆時為書房,東北為待月軒和鏡光亭。綺思樓向西為長春書屋和漱芳潤,周圍有長廊,名為“八音克諧”,及“懷抱爽”亭。含元殿南為香扆殿,由于島上存在坡度,該殿北立面為單層建筑,南立面則為兩層樓閣,亦稱“蓬萊閣”,位于蓬萊閣的二樓建有茶室,憑海品茶,是為一景。瀛臺島最南為迎薰亭,正對新華門。瀛臺山石花草,水天一色,樓閣亭臺,金碧輝煌,擁水而居,秀美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