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含義和諺語
春分含義
春分是從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今年的春分是3月21日開始,4月5日結束。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我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于各季的中間。春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稱為“日夜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中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于各季的中間。春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稱為“日夜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
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其后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陽輻射逐漸增多,天氣一天天變暖,同時白晝漸長,黑夜漸短。春分節氣,受冷暖氣團交匯影響,雨水也要多起來。
俗話講:“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節就要開始了,春管、春耕、春種即將進入繁忙階段。春分過后,越冬作物進入生長階段,要加強田間管理。由于氣溫回升快,需水量相對較大,農民朋友要加強蓄水保墑。
這個時節,減衣不宜過早過多,還要多喝水、定時作息、規律睡眠。專家提醒,春分時節,冷空氣活動有時也很頻繁,而且晝夜溫差較大,稍不注意就容易著涼感冒。此外,春季是傳染病多發期,應盡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并注意室內通風。同時,應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加強鍛煉,以增強自身抗病能力。
春分也是人們調養身體的大好時機,要點為養肝護腎健脾胃。飲食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應多食用蔬菜及山野菜等。這時晝夜溫差較大,雨水較多,仍要注意保暖。春分還有不少農諺,例如“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不暖,秋分不涼”。
春分諺語
根據春分晴雨預示后期天氣及年景的: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
“春分無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無雨劃耕田”
“春分有雨是豐年”
根據冷暖預示后期天氣的:
“春分不暖,秋分不涼”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根據風來預示后期天氣的有:
“春分西風多陰雨”
“春分刮大風,刮到四月中”
“春分大風夏至雨”
“春分南風,先雨后旱”
“春分早報西南風,臺風蟲害有一宗”
描寫晝夜等長的,如: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關于春分的諺語或俗語
(1)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見春霜麥苗傷。
寓意:春分時節,天氣變化較為頻繁,如果出現春箱,地里的麥苗就要被凍傷,對其生長十分不利。
(2)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寓意:如果春分時節降雨較多,將有利于農作物播種,人們要把握好時機。
(3)春分栽不妥,再栽難成活。
寓意:春分是播種的時節,如果此時沒栽種好作物幼苗,春分過后再栽種,作物幼苗就很難成活。
(4)春分不暖,秋分不涼。
寓意:春分時節天氣不暖,到了秋分天氣也不會涼。
(5)春分,日螟封分。
寓意:春分時節,太陽直射點在赤道,這時候晝夜平分各為12個小時。
(6)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寓意:春分過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北半球白晝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長,到夏至達到最長。
(7)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
寓意:春分時節南方地區的氣候特點之一就是,當冷空氣入侵時就會出現連續的低溫陰雨天氣,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
(8)春分刮大風,夏至雨。
寓意:春分時節刮風天氣較多,到夏至時雨水就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