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立秋后天氣還熱不熱
立秋之后還是比較的熱。立秋雖然標志著秋季的建立,但是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從天氣情況來說,立秋節(jié)氣時溫度還比較的高,還沒有從炎熱的夏季中過渡過來,通常來說立秋之后還是會有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
立秋以后還要熱多久?
一般來說立秋之后最少還要熱半個多月的時間。但是只是白天悶熱,晚上溫度還是很低的。
依照以前歷年來的經(jīng)歷,立秋后天氣還會熱上一段工夫,不長。一般有立秋后還有18天地火的說法,過了18天,開始早晚比較涼爽兒,那時的天氣才比7月份要舒適一些。
立秋后的秋老虎一般發(fā)作在8、9月之交,繼續(xù)的時間大約為14-25天,所以不論是哪一年,普通來說立秋之后根本還會熱一個月左右。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該高壓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強烈,氣溫回升。這種回熱天氣歐洲稱之為“老婦夏”天氣,北美人稱之為“印第安夏”天氣。剛剛立秋。“秋”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入秋后雨水日漸減少,空氣濕度降至低于人們生活所需限度(相對濕度70%)以下,因而天氣干燥,草木漸枯,人自感燥。因燥傷津,傷津而見燥癥。燥是秋的主氣,屬陽邪,其引起的疾病有溫燥(初秋)和涼燥秋老虎(深秋)。
夏秋交替要注意什么?
感冒
夏秋交替,晝夜溫差較大,抵抗力較差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極易感冒。
支招:季節(jié)交替需注意防寒,注意室內(nèi)通風,多吃新鮮蔬果,保證足夠睡眠休息。特別注意不能因為溫差大貪涼就大吃冷飲、洗冷水澡、久吹空調(diào)。
腹瀉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敗,是腸道疾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若有不慎,會出現(xiàn)胃部不適、消化不良,甚至引發(fā)腹瀉。
支招:夏末初秋,抵抗力較低的人群,在消暑同時,要注意保護脾胃。減少冰鎮(zhèn)食物的攝入,以清淡常溫食物為主,多吃如冬瓜、蘿卜、薏米等。
呼吸道疾病
秋天氣候變化復雜,早晚溫差開始大增,呼吸道黏膜不斷收到乍熱乍冷的刺激,抵抗力減弱,給病源體提供了可乘之機。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再此時期需要注意保護。
支招:及時增減衣物,加強戶外活動,增強機體抵抗力。老年人鍛煉要量力而行,可以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活動。飲食忌油膩,戒煙少酒。
秋燥
秋季天氣干燥,人易患“秋燥”,表現(xiàn)在嗓子發(fā)干,皮膚干燥,咽喉腫痛,干咳無痰等。
支招:日常生活中應多喝水,尤其是加鹽或蜂蜜的白開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起居作息相應調(diào)整,早起早睡;保持室內(nèi)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