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吃飯菜習俗 小寒節(jié)氣吃飯菜的由來意義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著時代變遷,現(xiàn)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nèi)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咸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chǎn),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菜飯 ,有的地方叫“咸飯”,有的地方叫“咸碎飯”。有的地方,又因為使用海鮮叫“海鮮飯”。這種烹飪方式,都是取決于勞動人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勤儉節(jié)約的風俗下產(chǎn)生的。
南京菜飯做法:
食材:冬筍、火腿、香腸、瘦肉、2杯大米、半根胡蘿卜、淀粉、黃酒、生抽、鹽、青菜葉。
做法:
1、全部材料切丁,瘦肉加淀粉、黃酒、生抽抓捏。
2、鍋里放油,先將肉丁炒變色取出,再煸香火腿和香腸,加入筍丁和胡蘿卜丁翻炒,最后加入青菜梗。
3、洗好米放入電飯煲,加入剛炒的所有菜,放剛沒過米的水,加入鹽,按開關(guān)。
4、滾開后再加入青菜葉,拌勻,再蓋上燜至開關(guān)跳起,即可。
其他種類菜飯做法:
主料:大米,蔬菜,咸肉(也可以使用海鮮)
配料:鹽,味精,食用油,豬油
土灶燒法:
1、先把大米,蔬菜洗干凈,待用。
2、鍋中倒入油,待油5-6成熱時,倒入蔬菜、咸肉(按蔬菜的不同,放咸肉的先后,也有不同。主要根據(jù)易熟的蔬菜,先放咸肉;不易熟的蔬菜,可后放咸肉),加鹽,炒至菜稍軟即可。
3、倒入大米,翻炒。米沾到油,泛黃即可。加味精、適量水悶煮。(水剛剛沒過,多一點即可)
4、大概需要30-40分鐘。水煮干后,聞到焦香味,就差不多好了。
5、食用前,可用豬油拌一下。
菜飯原料配合:
菜飯種類有很多。但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幾種。
類型一:杠豆,扁豆,蠶豆等等非綠葉菜
類型二:青菜,油菜,卷心菜,萵筍葉+咸肉,火腿,香腸等等綠葉菜和肉類組合
類型三:貝類等等海鮮
還有比如:蠶豆,卷心菜,胡蘿卜,多種蔬菜材料復合式。
做好后,應盡早盛入瓷器,避免放在鐵制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