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是明朝大地震形成的, 整體為花崗巖斷塊山,最高峰海拔2157、9米。險峻的奇峰峭壁俯瞰渭河平原,有壁立千仞之勢,自古為游覽勝地。華山多局部山地形氣候,山水向巖石節(jié)理集中,形成沖溝。
華山是中華民族的圣山。據(jù)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和歷代專家學者考證:華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華山之周",名其國土曰華,其后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華之名始廣 。中華之"華",源于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為"第四洞天",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即西岳華山君神。截至2013年華山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zhèn)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