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斑分級主要的依據(jù)是?耀斑面積的大小是耀斑輻射規(guī)模的重要指數(shù),國際上采用耀斑亮度達到極大時的面積作為耀斑級別的主要依據(jù),同時定性的描述耀斑的極大亮度。接下來,讓天文現(xiàn)象為你更詳細的解答吧!
耀斑強度分級
耀斑面積的大小是耀斑輻射規(guī)模的重要指數(shù),國際上采用耀斑亮度達到極大時的面積作為耀斑級別的主要依據(jù),同時定性的描述耀斑的極大亮度。根據(jù)耀斑的Hα單色光面積大小,光學耀斑分為五級,分別以S、1、2、3、4表示。在級別后加F、N、B分別表示該光學耀斑在Hα線中極大亮度是弱的、普通的、還是強的。所以最大最亮的耀斑是4B,最小最暗的是SF。
光學耀斑的分級標準
地球電離層對太陽軟X射線輻射強度變化反應敏感,所以國際上也廣泛采用1~8埃的軟X射線輻射強度對X射線耀斑進行定級。目前按照美國GOES衛(wèi)星觀測的軟X射線峰值流量的量級將耀斑分成五級,分別為A、B、C、M和X,所釋放能量依次增大。各等級后面的數(shù)值表示X射線峰值流量的具體數(shù)值。如,M2級表示耀斑軟X射線峰值流量為2×10-2瓦/平方米。
一般來講,C級以下的耀斑均為小耀斑;M級耀斑為中等耀斑;X級耀斑則為大耀斑。
2003年10月底至11月初期間的萬圣節(jié)太陽風暴中(因正值西方萬圣節(jié)期間而得名),太陽上爆發(fā)了一系列大耀斑事件。其中,11月4日爆發(fā)的X28級耀斑是GOES衛(wèi)星觀測以來的最大耀斑。
X射線耀斑的分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