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崇禎皇帝于同月丁巳日繼承皇位,時年十八歲。第二年改年號為“崇禎”。朱由檢即位后,勤于政務。崇禎十五年七月初九,因“偶感微恙”而臨時傳免早朝,竟遭輔臣的批評,崇禎帝連忙自我檢討。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興的可能。
2、崇禎皇帝大力清除閹黨。天啟七年十一月,朱由檢抓準時機鏟除了魏忠賢的羽翼,使魏忠賢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然后一紙詔書,貶魏忠賢鳳陽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縊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間。此后,將閹黨二百六十余人,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錮終身,使氣焰囂張的閹黨受到致命打擊。
3、為剿流寇,朱由檢先用楊鶴主撫,后用洪承疇,再用曹文詔,再用陳奇瑜,復用洪承疇,再用盧象升,再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又用楊嗣昌,十三年中頻繁更換圍闖軍的將領。這其中除熊文燦外,其他都表現出了出色的才干。然用人存疑,以至責無成效皆功虧一簣。李自成數次大難不死,后往河南聚眾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