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中國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位于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東接聞名古城襄陽市,西靠車城十堰市 ,南依原始森林神農架,北臨高峽平湖丹江口水庫。明代時期,武當山被皇帝封為“治世玄岳”,被尊為“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聞名于世。
“武當”之名最早出現于《漢書》中。漢末至魏晉隋唐時期,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唐貞觀年間,唐太宗詔武當節度使姚簡到武當山祈雨而應。敕建“五龍祠”。乾寧年間,武當山列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自唐代后,武當山就得到歷代封建皇帝的重視,封號武當,使其地位崇高、名聲顯赫。
明代永樂十年,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張信、駙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禮部尚書金純等率二十余萬軍民、工匠大修武當山。永樂十五年封為“大岳”,高于五岳之上。永樂二十一年,歷時十二年,敕建的大岳太和山大小宮觀三十三處落成。
嘉靖三十一年封為“治世玄岳”,把武當山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顯赫地位標名于世,被列為道教第一名山。嘉靖三十一年,世宗令工部右侍郎陸杰提督重修武當山宮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