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看看今天小編分享的App ui設計規范吧。
在設計Android或者APP的時候,首先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如何適應不同尺寸、不同分辨率的手機屏幕。讓相同的元素(圖片,圖標,文字等等)和間距完美地匹配到不同的手機。很多設計師在工作了這么多年之后,可能還不太熟悉DSP和基準屏幕,我們可以不去管他們是什么,但是程序員定義尺寸的單位和設計師用的px不一樣就行了,看看安卓程序員在寫代碼的時候是怎么定義尺寸的。
在設計過程中,PX被轉換成尺寸單位,如dp、sp。其實道理很簡單,只要掌握了兩個基本概念,就能輕松轉換成邏輯像素(2)放大倍率。接下來,我們將對這兩個概念分別進行解釋。
在學習邏輯象素和縮放倍率概念之前,我們先了解屏幕大小,屏幕分辨率,像素密度PPI,基準屏幕,通用像素密度,基準像素密度。
1、屏幕尺寸
屏幕尺寸是一種物理單位,也就是屏幕的對角線長度,用“英寸”來表示屏幕對角線的長度。
2、屏幕分辨率
屏幕上有很多發光的小點,這些小點是肉眼無法分辨的,它們會發出不同的顏色,屏幕上的文字就是由這些光點組成的。通常情況下,我們不會告訴他有多少光點,而是告訴他有多少像素。
屏幕分辨率是指屏幕上像素點的總和通俗的說就是“寬*高”寬乘以高就是像素點的總和,比如屏幕分辨率為480*800像素點,屏幕大小和屏幕分辨率無關。
3、像素密度
PPI是像素密度值,代表著每英寸的像素數,也就是分辨率的單位,ppi越高,顯示出來的圖像密度越高,越逼真,畫面細節越豐富。
在相同像素密度的手機屏幕中,元素(圖片、文字、按鈕)和間距等物理尺寸都是一樣的。元素顯示的物理大小與手機屏幕大小無關,只與屏幕像素密度有關。
我們的設計師用像素(px)作為尺寸單位,那么問題就來了:如果在不同像素密度的手機屏幕上顯示相同尺寸的元素,我們是否應該畫出不同像素密度的不同尺寸元素呢?
如果屏幕上的像素密度達到了幾十上百個,那設計師一定會瘋掉的。
目前的IOS手機,像素密度只有三個,而安卓系統手機的密度密度,也是五花八門。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谷歌和蘋果都給出了解決方案,即“邏輯像素和放大比例”。
4、縮放倍率
我們已經介紹過了,蘋果和谷歌提供了兩種解決方案(手機應用程序有6種,iOS有3種),為了保證每一種像素密度的像素密度和間距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列出了不同像素密度的像素密度。安卓現有的通用密度比例是:3:4:6:8:12:16,可以進一步簡化為0.75:1:1.5:2:3:4。安卓不同像素密度之間的比例是“縮放倍率”,而ios像素密度比例則比較簡單,通常是1:2:3。
以上是小編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