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于建安十三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
公元208年,曹操帶著20萬大軍向南進軍,劉備回到湖北武昌,但軍差區區兩萬多人,根本無法與曹軍對抗,經過謀算后,他打算與孫權一同聯手抵抗曹操。
戰爭伊始,曹操的軍隊首先從江陵順流東下,在赤壁與孫劉聯軍相遇。初次交戰,曹軍失利,只好退到長江北岸,周瑜率領的聯軍則駐守南岸。
這時已是寒冬,北風勁吹,曹操的部隊發生了疫病,軍士們原本就不善水戰,生病之后更難適應江面顛簸,哀聲遍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曹操不知是自己想的,還是聽取了別人的建議,下令將所有的大小艦船都連鎖在一起,企圖打造成一個江上航空母艦。
周瑜部將黃蓋見有機可乘,便獻計主張火攻。周瑜然其計,于是黃蓋假稱向曹操投降,率領10艘艦船,趁著強勁的東南風,駛向曹營。在距離曹營不到二里的時候,黃蓋等人突然將船上的柴草點燃,沖入曹操艦陣。
一時間,曹操大營火光沖天,曹操戰艦因連接在一起,來不及四散逃走,就在這熊熊大火中化為灰燼。接著,周瑜趁機引兵攻入曹營,曹軍有的被燒死,有的被淹死,有的被殺死,全線崩潰。曹操被迫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曹操一貫愛才,他知道周瑜年輕有為,是個軍事奇才,很想拉攏他。曹營謀士蔣干自稱與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過江勸降。曹操當即讓蔣干過江說服周瑜。 ?周瑜見蔣干過江,一個計策就已經醞釀成熟了。他熱情款待蔣干,酒席上,周瑜讓眾將作陪,炫耀武力,并規定只敘友情,不談軍事,堵住了蔣干的嘴巴。 ?周瑜佯裝大醉,約蔣干同床共眠。蔣干見周瑜不讓他提及勸降之事,心中不安,哪里能夠入睡。他偷偷下床,見周瑜案上有一封信。他偷看了信,原來是蔡瑁、張允寫來,約定與周瑜里應外合,擊敗曹操。這時,周瑜說著夢話,翻了翻身子,嚇得蔣干連忙上床。過了一會兒,忽然有人要見周瑜,周瑜起身和來人談話,還裝作故意看看蔣干是否睡熟。蔣干裝作沉睡的樣子,只聽見周瑜他們小聲談話,聽不清楚,只聽見提到蔡、張二人。于是蔣干對蔡、張二人和周瑜里應外合的計劃確信無疑。 ?他連夜趕回曹營,讓曹操看了周瑜偽造的信件,曹操頓時火起,殺了蔡瑁、張允。等曹操冷靜下來,才知道中了周瑜之計,但也無可奈何。少年英雄周公瑾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群雄紛爭的三國時期,英雄人物風起云涌。但有一個人,瀟灑倜儻,卓絕不凡的名垂青史,他就是周瑜。 ?周瑜周瑜從青少年時代起,就幫助孫策創建江東大業,屢戰屢勝。吳郡人民看到周瑜年輕有為,英俊瀟灑,都親熱地稱他為周郎。 ?戰功累累、屢戰屢勝:孫策臨終前囑咐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可見周的能力不同一般。在征討江夏太守黃祖的戰斗中,周瑜屢立戰功,滅了這支隊伍,成為東吳最有威望的人。曹操攻取荊州后,實力大大強于東吳,東吳有些人就主張歸順投降,但周瑜極力主戰,并指出曹軍外強中干,有四個致命弱點。并和劉備聯合最終在赤壁打敗曹軍,使曹操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作為赤壁之戰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周瑜將隨這一著名戰役名垂千古。900年后,蘇軾還在江邊憑吊:“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少年英雄英年早逝:元211年,周瑜在出征的路上生病死去,時年36歲。孫權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刻換上喪服,親自為他料理后事。大家紛紛回想起周瑜一生的累累戰功以及他開朗的性情,寬宏的氣度,待人的和氣和謙虛,不禁激起對這位英年早逝的一代英雄深深的懷念之情。《三國演義》中對周瑜的一些描述是欠缺歷史依據的。周瑜,成了歷史上少年英雄的代名詞。課文時代背景 ?東漢末年,曹操率軍南下,攻打東吳,想奪取東吳的廣大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孫劉聯合,東吳老將黃蓋施苦肉計,東吳大將周瑜乘勢火攻曹軍,終于以弱勝強,大獲全勝。本文記敘的就是這個故事。赤壁之戰2113 曹操統一了北方之后,剩下能與5261他對抗的,就只有在長江一4102帶的孫權和在湖北一帶的劉備了。 公元1653208年,曹操帶了20萬大軍(對外號稱 80萬)南下。劉備退守湖北武昌,此時他只有軍士兩萬多人。在軍師諸葛亮的建議下,他決定與孫權共同抗曹。諸葛亮向孫權指出,曹操雖然人多,但其中有七八萬是剛投降的荊州士兵,這些人主要是水軍,是作戰的主力,但他們不一定真心服從曹操。而北方的曹操士兵,不善于水戰,長途而來生病的也很多。這些分析使孫權看清了形勢,同意派大將周瑜帶領三萬軍士與劉備一起戰斗。 曹軍駐扎在赤壁(今湖北嘉魚縣東北,又一說在今湖北赤壁市),曹操下令用鐵索把戰船鎖在一起,以便北方士兵在船上行走。諸葛亮和周瑜都決定用“火攻”的方法進攻曹操。一天夜里,刮起了東南風。周瑜派部下黃蓋假裝投降曹操,帶著十艘戰船,船上裝著灌了油的柴草,向曹軍駛去。接近曹軍時,他們同時點火,火船頃風向曹操的戰艦駛去,曹軍戰艦因為鎖在一起,一時無法解開,不一會便成了一片火海。火又燒到了岸上,曹軍死傷很多。 赤壁之戰后,全國形勢發生了變化。曹操退回北方。曹操死后,公元220年,他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立,國號為“魏”,都城為洛陽。劉備乘機占據了荊州大部分地方,又向西發展,在公元221年,也自立為帝,國號為“蜀”,建都成都。孫權則鞏固了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公元 222年稱王,國號“吳”,都城為建業(今南京)。三國鼎立的局面,直至公元280年西晉滅吳才結束。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周瑜: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蔣干中計、以及曹操失敗后敗走華道龐統獻“連環計” ? 火燒連營,借舟求箭苦肉計借東風那個。。。像是借東風、火燒連船內容來自www.18959089220.com請勿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