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十月十三日,是滿族“頒金節”的日子,廣州的滿族同胞第一次舉行慶祝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最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它是滿族的誕生紀念日、命名紀念日,是全族性的節日。每年這一天,全國各地的滿族同胞都以各種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
“頒金節”與金銀財寶無關,它緣自滿語“頒金札蘭”。“頒金”,漢譯是“生”、“生成”、“生氣勃勃”之意;“札蘭”,漢譯是“節日”、“喜慶之日”之意,因此“頒金節”即滿族“誕生日”、“生氣勃勃的節日”。
16世紀末17世紀初,建州左衛首領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地方民族政權“金”(史稱“后金”)。統一后的女真,需要有個新的族名,于是皇太極于天聰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下詔廢止“諸申(女真)”的舊稱,定族名為“滿洲”(新中國成立后簡稱滿族)。第二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歷史上,漢人建立的宋朝和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建立的金朝,曾經鏖戰不息。對宋朝兩個皇帝被擄,向金朝叩稱兒臣的歷史,漢人作為恥辱銘記于心。作為杰出政治家的皇太極,深知要統治全中國,不能不籠絡漢人,因此不再使用“女真”的族稱和“金”的國號。事實上,愛新覺羅氏的“金”與完顏氏的“金”,努爾哈赤以建州為首的女真人與完顏氏的女真人,也確實不完全是一回事。
“頒金”是滿語,意為滿族命名之日。明崇禎八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后金汗王努爾哈赤的兒子愛新覺羅.皇
太極廢除女真(又譯為諸申)的舊稱,將族名定為滿洲。皇太極正式宣布從此,滿族人為紀念這一天,作為節日進行隆重慶祝。新疆滿族在10月13日這天,紛紛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慶祝自己的節日,許多滿族同胞穿起旗袍等民族服裝,跳起民間傳統舞蹈,唱起民間歌曲,開展各種慶祝活動。同時,還準備奶茶、薩其瑪、打糕、金絲糕等食品,供大家品嘗。許多滿族作家、書法家、畫家、藝術家、攝影家為大家寫詩作畫,表演精湛的技藝,使慶祝活動十分熱烈而有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