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jié)之前,我們都會先過個小年。小年雖然不像新年那樣盛大,卻也是我國傳統(tǒng)不可缺少的習俗之一。全國各地過小年的習俗不盡相同,在陜西等地有小年吃鍋盔的習俗。這里的鍋盔可不是鐵鍋、頭盔的含義,而是一種傳統(tǒng)的美食哦。
小年吃鍋盔的習俗
小年有很多風俗,每個地方的習俗又有些差別。農(nóng)歷的臘月二十三即為小年,每到這一天人們會早早的備好吃食,迎接灶王爺,陜甘寧青地區(qū)準備的吃食就是鍋盔。當?shù)厝苏J為,小年吃鍋盔象征團團圓圓,平安完美。所以小年家家戶戶都必備鍋盔。
什么是鍋盔
很多人都沒聽過或者吃過鍋盔,從字面上的意思,很難看出來是一道美食。鍋盔又叫鍋魁、干饃,是陜西省關中地區(qū)以及甘肅省地區(qū)城鄉(xiāng)居民喜食的地方傳統(tǒng)風味面食小吃。餅大直徑二尺外,又圓又厚像鍋蓋,所以取名叫鍋盔。鍋盔源于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后發(fā)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陜西鍋盔的制作可追溯到商周時期。相傳周武王伐紂時鍋盔就被用做兵士的軍糧,在陜西西府一帶,還有一個鍋盔品種叫武王鍋盔。鍋盔雖然是街頭小吃,但是味道很好,所以廣受當?shù)厝嗣裣矏邸?/p>
哪些地方小年吃鍋盔
我國地大物博,飲食文化各有千秋。鍋盔是西北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的民間小吃,尤其在陜甘寧青地區(qū)流傳已久。省外人編成的順口溜陜西十大怪中,有一怪為烙饃像鍋蓋,指的就是鍋盔。關中較為著名的有乾州鍋盔、涇陽鍋盔.武功縣鍋盔、長武縣鍋盔、岐山縣鍋盔,扶風縣鍋盔,鳳翔縣鍋盔,西和鍋盔。鍋盔的制作方式不難,主要是用面粉通過發(fā)酵、烙烤而成的,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找個機會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