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重視傳統,所以每一個特殊節日,國人都不會忘記,這個習慣從古時候起就有了,由于老祖宗給我們后代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傳統習俗, 每個人對于傳統都是抱著十分敬畏的心情,我們將把這些習俗毫無保留的傳承下去。
小年并非一個節日
人人都以為小年是一個節日,其實小年并不是節日。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民間傳統上的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從清朝中后期開始,帝王家就于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干干凈凈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這表達了我們中國人民對未來有著美好的盼望。
小年是在哪一天
大家也都知道了,小年并不是一個節日,小年夜即小年這天的晚上,北方為臘月二十三的晚上,南方為臘月二十四的晚上。2022年北方小年為2022年1月25日,星期二;南方小年為2022年1月26日,星期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云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然而西南地區和北方一些少數民族的人把小年稱為除夕。
小年的習俗
在小年時候最重要的民俗活動就是祭灶,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塵與陳諧音,故而掃塵旨在除舊迎新,拔除不祥。掃帚將墻壁上下掃干凈、擦洗桌椅、沖洗地面,各家各戶都要不留死角地徹底清掃,做到窗明幾凈。同時小年的這一天,也有著不管有錢還是沒錢,一定要剃頭才能過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