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成績于6月23日開始陸續公布,各省的成績公布時間會有變化,大都集中在6月23日-6月26日陸續公布,考生可時刻關注各省考生辦第一時間查詢高考成績。
2、查詢到成績之后,及時做這四點:掌握分數線、知道自己的高考排名、分析歷史數據、篩選院校。
高考成績出來后做什么?
一、掌握分數線
在拿到高考成績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高考后本科、專科的錄取分數線,然后對照分數,看自己的高考分數是超過錄取分數線或是壓線亦或是與錄取分數線之間有分差,以此來對照是否能進入自己理想的院校。
二、知道自己的高考排名
這里強調的是高考的省排名,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編提過,高考分數對于志愿填報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一個衡量考生能否進入錄取分數線的標準,而高考的省排名才是最重要的,它與一分一段表的配合能夠精準的篩選出考生的成績能夠報考的院校,這樣會大大降低滑檔的可能性,因此,在拿到高考成績后第二件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成績的省排名。
三、分析歷史數據
在大概了解自己高考成績的排名之后,接下來就是找到近三四年的數據,進行志愿的篩選和填報了。高考志愿填報有很多種方法,但都有局限性,根據不同分數段選用不同的方法,參考價值會更大。
四、篩選院校
1、按照自己的省排名與一分一段表對應
看近三年或是四年中同樣的排名在當年對應的分數,再以這個分數對照近三年或四年想要報考院校的投檔線,初步估計想要報考的院校今年的投檔錄取線。
篩選出以自己高考分數與院校相差不是很大,但還是有幾分或是十幾分之差可以沖一沖的院校,以自己的分數可以進入的穩一穩的院校以及以自己的分數完全可以進入的保一保院校。因此在這一步需要篩選出三類學校,分別是可以沖、可可以進、可以保的院校。
2、縮小目標院校的范圍
在篩選出學校后,進一步的了解該院校的區域、環境、辦學條件以及辦學歷史等,最重要的是要了解院校的口碑,結合自己的喜好,縮小目標院校的范圍。
3、深入了解
在以上兩步做好后,相信可以報考的院校已經初具規模,這時候要做的就是查看這些院校今年的招生計劃,在各個省份招多少考生,哪些專業招的人比較多,哪些展專業在該院校屬于王牌專業,各專業招生計劃是什么。備注欄都寫了什么話等。
4、順序排列
這一步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院校進行排列,沖、進、保該如何安排,加入選定了13所院校,那么這13所院校在志愿填報的時候,順序應該是怎么樣的?要先做好這個準備。
5、確定專業
在院校名單確定后,就可以挑選專業,根據大學畢業后的就業情況、發展前景、薪資待遇以及是否有考研打算,或者參加公務員考試、教師編制考試等情況進行選擇。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