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山西山東的山一是崤山,二是華山。
在古代,作為地區名的“山西”,最初并不指今山西省地區。從文獻記載來看,戰國至西漢,人們是以崤山,是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東南或華山,是今陜西省華縣東,為界來區分山東、山西地區的。當時的“山西”,是指函谷關以西地區,主要是指以秦都咸陽、漢都長安,即今陜西省西安市為中心的地區,當時的“山東”,主要指函谷關以東的黃河流域,包括今天的山西地區,有時也泛指戰國時期秦國以外的六國領土。
今山東的介紹: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
今陜西的介紹:山西,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