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現象級動畫系列《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國外出現。 到今年年底,收視率已經突破50萬元。 影片火了之后,很多人也了解到了這部電影的制作背后的故事。
在全行業的力量和精心打磨下,申公豹化身的鏡頭只有不到5秒。 一句臺詞配音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反復錄制了50多次,才能達到療效……這部電影的成功也讓我們知道一部真正的好電影需要打磨。
這不得不讓我想起小米。 自從小米16系列推出以來,小米已經離開了很長一段時間。 終于,近日,沉寂已久的小米,帶來了一款打磨已久的新品。 :小米17系列再次回到大眾視野。
僅從公開的信息來看,小米17系列是名副其實的頂級旗艦產品,而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小米到底打磨了什么,是否有誠意,是否值得購買? 我們最近還收到了小米17Pro手機。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就一起揭開這款手機的神秘面紗。
外觀設計:初衷未變
小米的工業設計一點也不夸耀,絕對是國產智能手機品牌中的佼佼者。 無論是貼合度的打磨、早期一直堅持的窄邊框設計,還是全面屏時代的大R角,小米始終走在創新和美學的前沿,但也保持著強烈獨特的品牌特征。
這一次,小米17 Pro也不例外。 機身正面配備了一塊6.6英寸的SuperAMOLED屏幕,但通過COF工藝的加持,臉部邊框僅為3.3mm,從而實現了四邊近乎等寬的效果。 這也是國產智能手機首次實現四邊幾乎等寬,在視覺效果上具有很強的和諧感。
屏幕采用打孔全面屏設計。 小米后置攝像頭開孔半徑為2.99mm。 小米在這方面也相當謙虛,表示距離業界最窄的開口半徑僅差0.01mm。 因此,它也應該算得上是業內“第二窄”的開孔了,不過對視覺影響并不大,而且在使用手機的時候基本不會注意到這個開孔的存在。
但一個非常貼心的設計是,小米17Pro為這個圓孔設計了環形電量顯示功能,也算是一種設計驅動的功能設計,非常有創意。
機身腹部為陶瓷背板,質感震撼,觸感溫潤光滑。 整個背板的邊角弧度特別大,因此6.6英寸的機身單手握持并沒有感覺到絲毫的不適,反而貼合得很好。 給人的感覺也很出色。
機身腹部的設計不僅是底部的主攝像頭矩陣,頂部還有藍色的“MEIZU”Logo。 簡潔、優雅是人們的第一視覺體驗。
頭上的主攝像頭矩陣應該是整部手機最值得關注的部分了。 作為與目前市場主流機型最不同的設計,這款主攝矩陣確實具有吸睛效果。
整個矩陣包括四個攝像頭和位于中央的環形閃光燈。 這款環形閃光燈也是小米的標志性設計之一。 一個很有創意的地方是,環形閃光燈的中間是激光發射器,激光發射器的左側是3D深度傳感器。
事實上,當這個設計剛被曝光時,很多人都表示很可笑、難以接受,而在看到真機之后,不得不驚嘆小米的工業設計水平。 在保持足夠差異化的同時,還擁有很強的設計感。 奇異而有序的美感,這就是小米長期以來的獨特屬性,這些強烈的風格設計,只有小米一家能夠給我們帶來。
畫面表現:討人喜歡但不性感但低俗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17 Pro的屏幕。 SuperAMOLED屏幕在顯示功效上一直以鮮艷的色彩為主,并且作為用戶在使用機器時直觀面對的組件。 屏幕顯示效果的好壞也與品牌的培訓有關。 我們通過對比測試來看看小米17 Pro的屏幕表現如何:
為了讓對比效果更加直觀,我們選擇了屏幕素質相同且好評如潮的榮耀30 Pro作為參考品:
上:小米17Pro; 下圖:榮耀30Pro
在色調表現方面,雖然可以發現小米17Pro和榮耀30Pro的表現似乎非常接近,而且色調的表達也非常準確。 即使你很挑剔,也很難發現一些差異。 如果有特殊情況,不用擔心。 可能是因為榮耀30 Pro的顯示屏略顯藍色,但這也可能是因為我手中的榮耀30 Pro的屏幕容易出現冷屏的情況。 兩個屏幕都很好,不錯。
然后我們看一下灰度表現:
上:小米17Pro; 下圖:榮耀30Pro
兩款手機在灰度表現方面仍然沒有明顯差異。 在過白部分,兩款手機都能清晰識別不同層次之間的腰線,基本表現一般。 我們來看看兩款手機在實際顯示4K圖片和4K視頻時的區別:
上:小米17Pro; 下圖:榮耀30Pro
上:小米17Pro; 下圖:榮耀30Pro
在實際的畫面顯示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兩塊屏幕的表現依然沒有明顯的區別。 只能說小米和榮耀的顯示色調太相似了,沒有大面積的藍色或紅色顯示。 飽和狀態在其他顏色的表現上也很相似。 如果屏幕的開口被遮擋,根據兩個屏幕其他部分的色調來判斷確實非常困難。 視頻呢?
上:小米17Pro; 下圖:榮耀30Pro
上:小米17Pro; 下圖:榮耀30Pro
播放4K視頻的表現是一樣的。 兩款手機的動態范圍和色調表現風格還是很相似的。 我們還不能僅憑一屏顯示的效果來斷定兩款手機誰誰誰。 可以說,這兩款手機在顯示功效上基本保持了非常相似的調整風格,但同時又都擁有極其出色的表現。
此外,小米17Pro還支持高刷新率。 在測試之前,它僅支持90Hz刷新率,而當我們準備開始測試時,我們收到了小米的更新推送魅族16 屏幕 評測,可以啟用120Hz刷新率。 大家都知道高刷新率的好處。 嗯,這里我就不重復太多了。 雖然簡單來說,與傳統的60Hz屏幕相比,小米17Pro的流暢度還是非常顯著的魅族16 屏幕 評測,而與144Hz相比,兩者差距并不大。 主要原因是這樣的超高刷新率幾乎已經達到了人眼體驗的極限值,所以相比60Hz和90Hz的差異,120Hz和144Hz的差異并沒有那么顯著。 我個人的建議是日常使用開啟90Hz就足夠了。 事實上,我們稍后會推出專門的視頻來展示這部分內容,大家可以繼續關注。
性能測試:體驗極致動力
作為一款旗艦產品,小米17 Pro在硬件配置上已經達到了頂級水平。 核心采用高通865處理器,顯存為UFS3.1+LPDDR5。 這兩者構成了小米17 Pro的強大性能。 “鐵三角”組合。
由于很多旗艦產品已經陸續發布,而且很多同學也看了很多評測,所以這里就不重復參數介紹了,這對大家沒有幫助,也沒有意義。 雖然評測的目的是為了明確它的實際性能、實用性以及是否適合我們購買。
因此,我們直接用各種實測,直觀、無門檻地向大家展示小米17 Pro的性能水平,讓大家直觀地了解。 首先是安兔兔跑分測試:
安兔兔的測試成績基本保持在59萬分左右??,與目前主流頂級旗艦處于同一水平,所以從理論角度來看,小米17 Pro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另外,很多媒體在測試完安兔兔跑分后,基本上都是對這個成績贊不絕口,然后夸贊游戲有多流暢,哪怕告白結束了。 雖然,恕我直言,這些不專業的評價基本上等同于垃圾。 讀者無法真正從內容中了解手機的性能。 壓縮率和小游戲的打開速度來分析小米17 Pro的真實性能水平。
測試游戲我們選擇了《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和《崩壞3》三款游戲。 具體分辨率數據如下:
《王者榮耀》幀率數據
《和平精英》幀率數據
《崩壞3》幀率數據
可以看到,三款游戲中,小米17 Pro基本都能滿幀性能運行全程。 三款游戲的平均碼率分別為60.2、59.6和56.5;
由于我們也進行了測試,這里我們可以對同旗艦配置的iQOO Neo3和魅族10Pro進行對比,其中:
iQOO Neo3的三款游戲畫質分別為:61.3、59.8、59.8;
魅族10Pro分別是59.9、59.6和59.3。
雖然三款手機的分辨率表現處于同一水平,但零點幾度的分辨率差異體現在游戲中并沒有明顯的區別。
然后對軟件的壓縮和解壓速度進行對比評價。 這里我們規劃一個壓縮包,包含JPEG、Word、MP4等文件類型,總大小為4GB。
之后我們使用ZArchiver進行壓縮和解壓操作,實際測試結果如下:
壓縮:137秒;
減壓:57秒。
與iQOO Neo3相比,這兩次操作的持續時間分別為:146秒和36秒。 可以看到,小米17Pro的壓縮時間較短,解壓時間比iQOO Neo3稍長。 可能是兩個品牌思維不同造成的調整不同。
最后是小游戲軟件的啟動時間。 我們依然選擇首發《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和《崩壞3》這三款游戲。 三個小游戲的啟動時間如下:
《王者榮耀》:15秒;
《和平精英》:17秒:
《崩壞3》:22秒
與之前測試的iQOO Neo3相比,iQOO Neo3打開前兩款游戲的時間分別為:15秒和14秒。 與《和平精英》的差距約為三秒。 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差異,是因為不同品牌對自身調整的想法不同。 根據一系列的測試以及與其他機型的對比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小米17 Pro的性能已經穩居當前市場前列,并且與其他同配置的旗艦產品相比,它還擁有巨大的優勢。 領先,對于游戲黨來說,無需擔心性能不足的問題。
5G測試:極速網絡體驗
雖然大家對5G已經非常熟悉,但從今年開始,支持5G網絡的手機就已經上市了。 小米17Pro還支持5G網絡,是目前最主流的雙卡5G。
對于習慣了4G網絡的同事來說,5G在下載速度、穩定性、延遲等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現。 有的同學可能會覺得4G還不錯,我想持有這些觀點的同學需要看一下我們下面的測試數據,先看一下兩者的速度對比:
(左:4G網絡;右:5G網絡)
可見兩者存在顯著差異。 5G網絡狀態下,網絡速度可達528Mbps,相比4G網絡提升10倍以上。 下載小型應用程序時,這些極限下載速度非常實用。 例如,我們來看看實際下載小游戲時的速度對比:
(左:4G網絡;右:5G網絡)
可以看到,當我們下載安裝包大小為1.9GB的手游《明日之后》時,在5G網絡狀態下速率可以達到51MB/s左右,與速度測試時的數據基本一致,而4G網絡基本保持在1MB/s。 秒左右,甚至更低數百KB/s。 而且,在5G網絡上下載只用了約53秒,整個游戲就下載完畢。 然而在4G網絡下,同樣的53秒只下載了20多兆字節,相比之下令人驚訝。
事實上,除了實際場景之外,當我們玩游戲時,5G網絡的性能會變得更加穩定。 比如我們對比《王者榮耀》游戲中的網絡狀態:
可以看到,無論是穩定性還是延遲,5G狀態下的延遲較低,基本維持在30ms左右,而4G網絡的延遲會達到70ms甚至更高,這對于游戲操作來說非常重要以及高要求的玩家。 從體驗上來說,差別還是很大的。 更低的延遲可以讓我們更快地做出相應的操作并給出反饋,體驗也會更好。
通過一系列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與4G相比,5G在各方面的體驗可以說是質的飛躍。 使用5G網絡,我們不僅可以大大減少應用下載的等待時間,還可以避免遇到在線查看的情況。 在高清視頻緩沖或卡頓的情況下,直播不會出現延遲,游戲也不會再遇到崩潰的情況。 想象一下所有場景中的這種極端體驗。 你敢說5G沒用嗎?
攝影體驗:體驗光的結構藝術
在拍照方面,小米17 Pro的相機矩陣配置可謂豪華。 前置三攝分別由64像素主攝、32像素超廣角鏡頭和8像素變焦鏡頭組成。 功能上,支持超高像素、超廣角、3倍光學變焦以及最高8倍混合防抖功能。
關于這一點,雖然有點爭議,但由于目前大多數旗艦都支持50倍甚至更高的對焦功能,相比之下,小米17Pro的8倍就顯得有些單薄了。 雖然這里我想說的是,這只能說是不同廠家的產品設計和功能設計思路的差異造成的。
超高倍對焦有用嗎? 我們無法決定,它在某些特定場景下是否真的有用,是否經常使用? 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問號。 對于我們日常攝影的主場景是拍月亮還是拍演唱會,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因此,小米17 Pro的最大對焦設置為8倍,在我看來既實用。 認可是從角度出發的,我們可以通過樣品來判斷具體表現。
首先是白天的場景:
小米17Pro當天樣張
小米17Pro當天樣張
在白天的樣張中,可以看到小米17 Pro的景深還是非常準確的,色調也表達得比較準確。 比如畫面中大面積的綠葉,并沒有表現出過飽和、色調溢出的傾向。 透明度表現也不錯,整體觀感很舒服,樣品款式偏向真實款式。 并且得益于主攝的6400萬超高分辨率,樣張的細節表現也十分出色。
然后是廣角端樣張:
小米17Pro普通模式樣張
小米17 Pro超廣角樣張
超廣角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大大增加拍攝角度的范圍。 可以在同一位置拍攝出更寬視角的照片。 當我們從上方拍攝高層建筑時,這個應用程序可以創造出特別強烈的深度感。 有視覺沖擊力,但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開啟超廣角模式后,樣張畫面的范圍擴大了近一倍。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小米17 Pro的對焦場景樣張:
小米17Pro普通模式樣張
小米17Pro 2x光學防抖樣張
小米17Pro 3倍光學防抖樣張
小米17Pro 5倍混合對焦樣張
小米17Pro 8倍混合對焦樣張
小米17 Pro對焦樣張有三個直觀的亮點。 二是景深從始至終幾乎沒有變化。 從樣張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高倍對焦最讓人擔心的就是超高對焦的存在。 ,導致畫面景深發生跳動,導致樣本質量和觀感不同,而小米17 Pro實際上避免了這種情況; 一是決議保持得很好。 腰線還是很清晰的,沒有丟失細節信息。 最后,幀率具有極佳的透明感。 最高倍率對焦后,畫面沒有明顯噪點,樣片整體純凈感突出。
討論完白天拍攝的部分,我們再來看看場景樣張的表現,首先是普通模式下的場景樣張:
小米17 Pro夜間樣張
事實上,小米17Pro還支持手持超觀功能。 我們在同一位置開啟手持超觀模式后又拍了一張照片:
小米17 Pro手持橫屏樣張
可以發現,開啟手持風光模式后,對于畫面色溫的提升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 首先展示的是兩側高樓的深色墻壁和樓下陰影中的行道樹。 如果從地板上的陽臺觀看,也能獲得亮點。 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稍顯不足的是畫面噪點有點明顯,但整體還是很出眾的。
充電續航:一快一慢詮釋平衡姿勢
電池方面,小米配備了容量為4500mAh的電池,與性能部分相同。 現在測試續航的時候,好的多媒體都會白天玩一會兒微博,拍幾張照片,上網看視頻。 玩幾個游戲,最后看一下剩余電量比例,就能推斷出這款手機的續航好不好。
在我看來,這些測試數據仍然是垃圾,沒有任何參考意義。 必須說,這些測試非常不專業,因為測試人員忘記了最大的可變原因之一:手機電池的放電過程不是線性的。 比較滿的時候,掉電速度可能會慢一些,供電能力也比較強。 當之前電池的放電倍率開始增加時,電量增長的速度會變得更快。 因此,簡單地通過玩幾個應用程序來測試兩到三個小時的續航時間。 從性能上可以得出結論,由于使用了Chen,電池續航時間非常不精確。
因此,我們選擇的測試方法是極限電池壽命測試。 手機充滿電后,在固定全亮度、最大音量的前提下,使用5G網絡(關閉藍牙、GPS)在愛奇藝客戶端上播放1080p碼率。 看電影、彈幕全開,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機的耗電率。
最后,直到手機的電池耗盡,我們記錄電池的續航時間,根據得到的數據,我們可以估算出手機單位時間的平均幀率。 這樣得到的數據越來越客觀、真實。 根據這些數據,我們還可以更加準確地了解這款手機的功耗和續航情況。 以下是小米17Pro的續航數據:
小米17Pro的總續航時間為482分鐘。 根據這個數據,我們可以估算出單位時間的平均幀率:
4500mAh/482分鐘*3.7V=34.54mW
這個成績在旗艦機中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最高色溫、最大音量下播放時依然有8小時續航。 一般來說,基本上沒有這么高硬度的使用環境,所以也是可以的。 它可以輕松使用三天。
最后要說的就是充電。 充電方面,小米17Pro搭載30W SupermCharge快充技術。 實測充電數據如下:
可以看到,84分鐘時,小米17 Pro電量已充滿。 相對于目前主打快充的手機來說,這樣的成績只能說是正常,但考慮到手機配備了4500mAh的電池,一般來說。 滿足我們所用的。
寫在最后
經過一系列的測試,雖然我們看到小米17 Pro并不是一款毫無缺陷的完美手機,但在傳輸效率方面與其他旗艦相比,卻是有勝有負。 另外,攝影方面沒有光學變焦也有點遺憾。 不過小米17還支持EIS電子對焦,有效減少抖動帶來的圖像不穩定。 充電方面,在很多主打快充的手機面前,小米17已經變得中規中矩。
不過,基于此我們可以發現,小米17Pro是一款基于實用主義的手機。 比如,為了美觀與實用兼得,小米采用了更具標志性的橫置四攝設計,同時還去掉了超高倍對焦功能。 該相機在功能、實用性和性能方面都能達到均衡的表現。 此外,出色的續航表現、屏幕顯示效果以及5G網絡的出色表現,讓這款手機的體驗更加接近平衡。 并不是說現在的很多手機在某些方面非常突出,而在其他方面則沒有那么突出。 因此,從實用角度來看,結合小米17Pro的定價,我認為這款手機還是非常值得大家選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