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魏十六還蘇州》是首送別短詩,寫得明白曉暢而又感情真摯,歷來廣為傳誦,這首詩表達了送別友人時,內心的沉重與傷感,其中詩題中的【蘇州】是地名,以姑蘇山得名。
-
這首七言絕句寫詩人,在旅途中過重陽,登高望遠的所見所感,抒發濃濃的思歸情懷,首句【九月九日眺山川】點明題旨,其中【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玄武山】是蜀地山名。
-
這首詩雖然是以【白蓮】為題,以蓮花為吟詠對象,但詩人并沒有對白蓮作具體描繪,而是抓住白蓮顏色的特點,借題發揮,直述詩人自己的看法,抒發自己的感情。
-
這首詩著意寫醉酒之樂,寫得瀟灑自如,情趣盎然,詩人極力以自然閑散的筆調,抒寫自己無牽無掛、悠然自得的心情,但字里行間仍透露出一些,內心深處的憂憤之情。
-
結尾一句【未央宮中常滿庫】是這首詩最為精彩的一句,【海人】的無家可歸,與未央宮里的珠寶常常填滿庫房,形成鮮明而強烈的對比;這里寫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未央宮中滿庫房的珠寶,竟是海人終年辛苦所得,而海人卻窮困潦倒到無家的地步。
-
這首是一首紀行詩,這首詩的意思是頭看巴山的道路隱沒在白云里,我寒食離開家鄉麥熟才回來,傍晚時分,前面出現了幾座,青得像是染過一樣的山峰,聽人說這就是汝州的山。
-
這首詩是王建奉命出使淮南,夜游揚州有感而作,王建的這首詩對揚州的夜市,作了簡單概括的描述,并從中可以看到,那時的夜市已十分熱鬧,以至營業時間出現了,通宵達旦的繁榮景象。
-
《寄蜀中薛濤校書》這首詩大約作于唐憲宗元和年間,【薛濤】是唐代的女詩人,作者王建曾與薛濤在成都有所交集,作者欣賞薛濤的才華,所以作此詩以贈薛濤。
-
《宮中調笑》是詞牌名,這首詞的意思是團扇,團扇,宮中的美人病后用它來遮面,抱病三年,容顏憔悴,再沒有誰同她商量管弦,管弦,管弦,無情的春草,把通往昭陽殿的道路阻斷。